曹磊:支付宝们创新之余需做好安全监管
造逾10亿美元的收入。假设该公司利润率达75%,税率为35%,则能收获2.82亿美元的净利润。 此前,拉卡拉公布2013年第三季度业务数据,其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981.1亿,环比增长超200%,移动支付的注册用户突破400万,其中信用卡还款和转账汇款占据最大交易份额,平均单笔金额均超过6000元。 这一数字,无疑更是吸引着前仆后继的追随者,谁是探路者,谁又成了先烈? 千亿蛋糕的诱惑 在移动支付市场,同样需要“拼爹”。中国移动支付领域流传的一句戏语称,虽说江湖混战,只要银行关系硬,一切都能搞定。 但是如果银行加入战局了呢,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移动支付的主流还是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无法与之匹敌。但第三方支付在创新和顺应客户需求上反应速度会更快。 11月14日,招商银行发布,携手手机品牌OPPO就NFC支付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OPPON1正是国内品牌智能手机厂商首款支持NFC支付功能的手机产品。 这一合作相当具有标本意义——被认为是招商银行面对第三方支付的直接挑战。本就硝烟四起的移动支付战场,加入了真正的江湖大佬。除了招商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大型股份制银行纷纷发力,抢食移动支付市场。 相关数据并不乐观,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其中近场支付占比仅为2.6%。而在央行下发磁条银行卡在2015年前全部更换为芯片银行卡的指令,并最终明确我国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为13.56MHz的NFC技术标准后,以NFC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业务,将要迎来真正的春天。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把2013当做移动支付的元年,并信誓旦旦地确信,未来移动支付产业一定会出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于今年6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较2012年的1631亿美元增长44%,曾被寄予厚望的NFC(近场通讯)支付技术仅占2%。 日前,微信支付全面接入中信银行信用卡支付,用户将信用卡信息与微信进行绑定后,即可通过微信进行手机支付。中信银行近期上线的“微信银行”,不仅是与客户点对点即时沟通的工具,更是服务大众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之后推出的又一便捷金融服务渠道。 德勤调查显示,有21.37%受访者认为,到2015年银行将会主导移动支付产业,而认为电信运营商、银联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产业发展的分别为20.48%、16.96%和15.86%。 而在移动支付的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