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支付宝们创新之余需做好安全监管

NFC-SIM卡后,拿着NFC手机便可实现商户消费、刷公交、刷门禁等。

移动支付争夺战

在移动支付的前战国时代,并未有真正的战国七雄出现——现在在标准性、安全性等基础问题上,都存许多争议与模糊,移动支付市场还是混战一片。

国外的先烈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谷歌、Square和Isis等科技公司投入的大量精力财力都是收效甚微,而做咖啡的星巴克,却出人意料地开发出了美国市场最成功的手机支付方式。

《华尔街日报》此前的报道称,在过去的季度里,美国消费者每周通过手机钱包的方式向星巴克支付400万美元,相当于总交易量的1/10。与其他的电子钱包软件不同,星巴克的移动客户端相当于是一张电子版的会员卡,其设计和使用都相当简单方便。

星巴克不过尝了第一口鲜。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及3G技术在全球的全面普及,移动支付手段迅猛发展,吸引了包括银行、电信运营商、智能手机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内的众多行业参与角逐。

尽管愈发受到各界关注,当前全球移动支付行业在资金转移市场所占的份额仍非常小,不过增长速度确实凶猛。据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的数据,到2017年移动支付规模有望达1.7万亿美元,仅占全球零售交易额的4%。

而在中国,这一数据更没任何说服力。分析机构认为,当前移动支付行业存在巨大机遇,同时面临来自技术、商业和监管模式等多方面的挑战,预计未来将经历大幅度的行业洗牌。

中国同样面临类似的困境。与此同时,近年来,更多的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致力于这一领域的技术公司的投资价值逐渐为市场所认可。总部位于旧金山、由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创办并执掌的Square公司于2010年推出面向iPhone和安卓系统手机的信用卡读卡器。

而在中国,快钱正推进移动支付布局,寻求做中国“square”。有消息称快钱正在开发一款类似于手机钱包的产品。该款产品除了具备优惠券管理等时下热门的功能外,还可以进行订单推送、订单合并支付等功能,并有望形成整体移动支付行业解决方案。

EnfoDesk易观智库研究发现,近两年随着以手机刷卡器为典型产品的美国“square”刷卡器产品在本土取得快速发展以后,中国的支付企业也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相应的产品布局。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厂商如快钱、拉卡拉、乐刷、盒子支付等相继推出了手机音频刷卡器支付产品。

FT的报道预计,Square公司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创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