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移动商务总监杜寒在“2014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上介绍,全球范围内的统计来说,消费者扫描商品条码,有91%的数据是失真的,或者干脆就是缺失的、不正确的。因此,大数据绝对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之上。
“倒过来想我们只有9%的数据对我们来讲是真正有意义的,如果说做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来源就不可靠,不准确的话,实际上对我们基于大数据分析作出的决策是非常有危害的。”杜寒表示。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移动商务总监杜寒
以下是演讲实录:
杜寒:刚刚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怎么样把这只鸡送到客户手里,但是现在有另外一个话题,我是客户接触这只鸡之后怎么样感觉它的质量是不是好呢?下面我就想引出我们条码和移动电商相关联的话题。
说到条码主持人也说了,大家都不陌生,每件产品上都有,出国到超市里去找模式都是一样的。
现在有一个话题是扫一扫这个模式在超市环节已经非常普遍了,据我们了解在全球每天有50亿次的扫描条码,这50亿次通过手机扫描是非常远大的目标,在超市里扫描行为代表了这个交易已经达成了,我们下一步就要付费了,而手机扫条码获取商品信息之后离最终的交易下单、成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商品条码在全球已经得到这么大范围应用,国内已经成熟使用将近25年时间,最开始商品条码满足于外贸企业,因为产品要出口,对方要求我们的产品要打上条码,后来国内零售业态也逐步发展和完善,这之后物流供应链也在使用这个条码,07年以后,可以说条码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怎么结合?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07年的时候,条码跟手机相结合的研究,从我们来讲,国内和国际上是同步的,但是那时候非常不利的是,当时我们在国内没有找到成熟的模式,很少有企业做相关的应用,所以很多的知识包括一些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觉得很痛苦,我们07年做了一个小的宣传和调研,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在一个夏天非常热,到中关村一个电子卖场门口做了一个小宣传,就是说有几个产品可乐或者雪碧,当时还是一个功能机去扫,扫出结果之后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礼品。那时候是星期六星期天,大多都是去买数码和3C类产品的顾客非常多,他们说你们在这里做活动是卖手机吗?
我说不是卖手机的。
他说你是卖可乐吗?
我说不是卖可乐的。
当时就不断摸索,而现在再去中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