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人物】蔡崇信:从律师到阿里巴巴的CFO

,决定派人到中国对其进行考察。经过考察,高盛认为阿里巴巴很有发展前景,便开始与阿里巴巴谈判投资事项。经过谈判,高盛偕同富达投资(Fidelity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or AB等向阿里巴巴注资500万美元,给这个创始资金仅50万元的新创公司注入了新血。高盛当时的500万美元可谓帮助阿里巴巴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寒冬。据媒体报道,此轮投资人共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阿里巴巴获得了历史上第一笔“天使基金“。

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财神爷“,第一次为阿里巴巴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融到了第一笔投资。除了促成了高盛的投资外,我们看到了投资机构中还有蔡崇信原来的老东家瑞典Investor AB,可以想象蔡崇信的背书起了多大的作用。

两次对孙正义说NO

在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资成功之后,资金对阿里巴巴来说短期内已不再是问题。但这时候另外一个著名的投资人找上门来:软银创始人孙正义。

据之前的媒体报道,在第一次孙正义听了马云仅仅6分钟的演讲,完全没有对阿里巴巴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孙正义就决定向阿里巴巴注资4000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

自从见过孙正义后,马云与CFO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孙正义再次坚持4000万美元。马云听完出价后心潮澎湃,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但蔡崇信说no,吓了孙正义一跳,最后调整为3000万美元。回来后马云进一步反悔只要2000万美元,不难想象这个调整中蔡崇信的意见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那个时候要来4000万美元的话,阿里巴巴的股份会被稀释更多。不仅如此,蔡崇信调整融资额度对阿里巴巴的格局是有利的,这一点,作为创业者马云的经验肯定是不如资本市场有运作经验的蔡崇信的。

马云曾经在《赢在中国》节目中夸赞过他的CFO,“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1999年刚开始创业不久的马云就有了在国际投资机构工作过得蔡崇信,让马云从创业的开始就少走了很多弯路。马云之幸也!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此合并雅虎中国。尽管这笔丰厚的投资,也让阿里巴巴犯下了一系列诸如盲目进入搜索领域和并购雅虎中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