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是追梦人还是“吹手”?

北京火车站、中国大饭店等,“只要中国每天都在盖楼,我们的业务就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似乎已经展现出了贾跃亭的功力。

  而西伯尔招股书也显示,到2006年,西伯尔与中国联通合作的业务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75.5%,其通过中国联通在7省份(北京、山西、广东、贵州、浙江河南、河北)建立了90多个分销方案办公室。

  正是凭借西伯尔上市时募资超过2亿元,为贾跃亭的“乐视梦”积累了资本基础。

  二次创业

  拿下运营商不小的市场份额后,贾跃亭把公司迁到北京,认识了现任乐视网COO的刘弘。对3G时代的共同判断,令二人一拍即合。贾跃亭开始了二次创业,在北京紫竹院附近租了一幢公寓,打算开始做手机视频的生意。

  刘弘曾评价,贾跃亭是个有着破釜沉舟魄力的人,“当他想做什么事的时候,能够抛下自己过去所有的荣辱成败,从零开始。”

  不过,当时的贾跃亭和刘弘迟迟没能等来3G,后来只好把目光转向PC视频,在2004年成立了乐视网。和当时的土豆、优酷、酷6烧钱融资圈用户的做法相比,贾跃亭和他的乐视网在视频行业低调得多。

  乐视最早的VOD视频网站,主要做联通和电信的VOD点播业务,采取全站收费、频道收费和单片收费的三种方式进行盈利,这让它不同于其他视频网站基本上是免费,并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

  直到2010年8月乐视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时,它还饱受质疑。其中一个质疑是:乐视在中国视频网站行业排名连“前十”都不到的地位,却获取了超乎前十名视频网站地位的广告收入,2009年达到了惊人的3700万元。

  一位如今早已在互联网风投领域风生水起的投资人曾在微博上说,“一个排名十七的视频网站,却有业内第一的财务指标,变戏法啊。”

  一片质疑声中的乐视,最终还是成功上市了。

  此后,可以看到的是,贾跃亭对乐视的纵向产业链布局中,包括了视频网站乐视网、影视发行和投资的乐视影业、红酒电商网酒网、终端乐视盒子和乐视电视,以及通信设备等。

  然而,随着国内视频行业的正版化,版权价格一再攀高,乐视版权分销收入难以为继。如何通过流量驱动广告收入,在资本与股价的压力下,贾跃亭希望找到更多触达用户的路径,也不得不开始了一系列资本运作与高调的造势。

  高调造势背后

  如果不是因为超级电视,或许贾跃亭还是从前那个面对外界质疑,低调到鲜少露面的CEO。乐视内部多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贾跃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