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被指沦为网络试衣间:买家线下选网上买

的一位导购一语道破了商家这些“不为顾客着想”做法的原因。她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前天下午接待了两名结伴而来的年轻女顾客,试了七八件衣服,还问了很多细节问题,她跑前跑后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但最后一件都没买,“她们走了我还得把这些衣服都一件一件叠好,挺郁闷的。”

  这位导购抱怨说,有些顾客会试个没完,有些顾客只看款式,对导购来说,后者就算是帮大忙了,“至少不用我们叠衣服。”对网上盛传的拿掉吊牌和用不干胶粘上货号的做法,她觉得现实中不太可能那么做,因为入库和销售统计都要用到上面的货号,如果真那样做的话,连每晚的结账盘点都得先把吊牌恢复原状才可以。对于“过分热情”的服务方式,这位导购表示可以理解,不停询问是为了不让顾客在试衣间捣鬼,陪同结账是为了不让顾客中途溜走,“如果顾客通过这些手段记住了商品的货号,再去上网买就非常容易了。”她最后抱怨说:“我们工资挺低的,没有销量就没有提成,长期下去,这生意都没法做了。”

  究原因

  实店沦为试衣间回家网上下订单

  实体商家之所以如此忌讳顾客查看货号,是因为凭着这串数字,顾客就可以从网上寻找到售价更便宜的卖家。这种情况在服装行业尤其突出,实体店也因此有了“网络试衣间”的尴尬别称。

  “大概是三四年前吧,我读大四要找工作了,需要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去面试。”如今已经在一家民营公司工作了好几年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去商场转了转,发现价格实在不是一个大学生能承受的,“动不动就上千,我回来在淘宝上一查,一般能便宜一半左右。”工作以后,刘女士也经常到商场去试衣服,选好合适的款式号码后回家网购。她指着身上的黑色长款羽绒服告诉记者,这件衣服在专卖店里标价1999元,她在淘宝上1250元“收”的。

  商场抄号、网上购买,既降低了尺寸不合适的风险,又享受了网购相对较低的价格,颇受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记者逛了多家商场后,对商品的货号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基本是一串数字和字母的组合,似乎毫无规律可循,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但刘女士却颇有心得:“很多服装品牌的货号会用年份打头,比如2012年的款就用112打头,111代表的就是2011年的旧款,后面几位数代表的是具体款号。”

  在国瑞购物中心的无印良品专卖店,记者刚掏出手机打算给一件心仪的大衣拍照,立刻有店员走过来礼貌地告知:&l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