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蚕丝被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抽查的89批次蚕丝被有3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42.7%。其中,网购产品合格率仅为26.7%,5批次购自京东商城的产品,仅1批次合格,而购自1号店的5批次蚕丝被,全部不合格。
本次监督抽查蚕丝被89批次,其中,生产企业抽查59批次,合格36批次,合格率为61.0%;市售产品监测10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为90.0%;网购产品监测15批次,合格4批次,合格率为26.7%。电视购物产品监测5批次,合格2批次,合格率为40.0%
此次监督抽查主要不合格项目有:pH值、纤维成分含量、填充物质量偏差率、填充物含油率、填充物品质、使用说明。江苏省羽绒制品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室主任郭建峰介绍,发现的问题主要是胎套pH值超标,因为棉布在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烧碱,洗涤不清,中和不充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有的厂家为降低成本,故意缺斤短两,更用其他纤维冒充蚕丝混入填充物,以短丝绵冒充长丝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江苏质监部门同时对这89批次蚕丝被的荧光增白剂、含胶率两个指标开展了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含胶率平均值为5.35%,有9批次蚕丝被含胶率超过10%,其中,有3批次的含胶率超过20%。而蚕丝丝绵的含胶率通常在5%以内。郭建峰表示,含胶率过高的蚕丝被,遇湿热容易板结失去弹性从而降低保暖性能。
而在荧光增白剂方面,有10批次蚕丝被检出含有荧光增白剂。郭建峰介绍,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能使肉眼看到的物质更白,达到增白的效果,而天然蚕丝不含荧光增白剂。“近几年人们发现某些荧光增白剂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害处,有的生产厂家精炼工艺掌握不好,生产的丝绵色泽较深,或使用浅黄色或棕色的柞蚕丝,为了使丝绵销售时的外观漂亮加了荧光增白剂。”
郭建峰提醒消费者,选购蚕丝被时一看外观:优质的丝绵外观具有珍珠般的色泽,洁净,杂质少,丝路有序整齐;而品质较差的丝绵往往色泽灰暗,杂质较多,丝路混乱。二要触摸:蚕丝细而柔软,触感粗糙无柔性的质量稍差。三闻气味:蚕丝是一种主要由动物蛋白组成的纯天然纤维,燃烧时发出的味道类似毛发的气味,残留物呈松而脆的黑色颗粒,而如果是合成纤维,燃烧时,冒出黑烟,燃烧过后,残渣很难碾碎。(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田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