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机遇与挑战 巨大市场催生全新消费方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此前,倘若有人设想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乃至世界的广大消费者会在一个叫作“互联网”的虚拟平台上满足他们的日常购物需求,肯定会有人说这是一部科幻小说的开头。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崛起,网购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最热衷的全新消费方式。

点开任意一家电商网站,小到日用百货,大到建材电器,实物有之,诸如培训、充值、旅游等服务消费亦有之。网购的触角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电商正在一遍遍刷新销售额纪录,创造着令人咋舌的销售神话。2006年,中国的网购量只有258亿元人民币,到了2011年已经达78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29倍。2012年的数字1.2万亿元,2014年,仅阿里巴巴在“双十一”单日的销售量就达571亿元,远超2013年单日300亿元的成绩。更令人预料不到的是,中国电商的巨大影响力已经跨出国门,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占领国外市场。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习惯隔着屏幕消费,实体店正在逐渐变成“体验店”。当今最流行的购物方式是在实体店“体验”商品,在网上最终完成购物。发达的物流体系、可信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帮助各大电商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购物习惯。

如果仅仅改变了消费者,那么电商还远远不能被称为一个奇迹。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开启了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中,物流业成为连接电商和消费者的通道。电商的崛起无疑也为物流行业带来了蓬勃发展。在此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物流服务提供者单一、少数民营物流业的业务范围也仅限于一、二线城市。物流不通,电商如何与消费者实现物理意义上的“亲密接触”?

而正是电商的发展为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今,三、四线城市,甚至大量的县城都被纳入“版图”。有的快递公司甚至还有了自己的飞机、火车专列等。与此同时,快递的终端网点也不断扩容。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4亿件,较2011年同期增长50%;快递行业的业务量以25%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升实现连续24个月增长速度超过50%;国内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达468.3亿元,同比增长39.8%。

电商投资少、门槛低、打破了地域限制、潜在客户巨大等特点,曾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面前,为中国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在中国江浙、广东、河北等地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义乌青岩刘村、揭阳军埔村等“网购村”,在形势日益严峻的“最难就业季”,很多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即选择通过电商创业;与此相配套的上游制造业和下游物流、快递行业也因电商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带去大量的工作机会。

电商的“火箭式”发展带给传统零售业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王健林与马云对赌1亿的故事似乎让二者站在了对立面。而在笔者看来,电商与传统零售业并不只能是非此即彼的恶性竞争关系,相反,二者倒很有可能成为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由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发的商业运行模式的革命已经势不可挡,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谁将取代谁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以什么姿态融入这场变革。互联网是虚拟的,但是互联网两端连接的商家和消费者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传统实体经济融合进电商的商业模式,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颠覆与重构当下的制造业、商业、物流业等行业,实现一种新经济模式,那么对传统零售业和电子商务来说,无疑会是一场“双赢”。

在电商发展的道路上不光充满机遇,也埋伏着无数挑战。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络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支付的安全性都难以保证,网购也存在风险。假货与盗版从电商发展肇始即与其相生相伴,多年来并未找到根除良策。

在马云看来,解决网上的假货还是只能依靠互联网。相比于传统销售模式,互联网强大的搜索能力可以让制假售假的商家无处遁形。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传统零售业与电商同样存在着假货盗版等问题,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后者拥有比前者更加强大的武器。

在古代,中国的商队曾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来往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全球贸易。然而在近代的百年间,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已经被发达国家牢牢占据,中国的商业力量鲜有与欧美分庭抗礼的机会和实力。但后发优势的实力不容小觑,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机会面前,中国与世界重新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预测,互联网有可能是中国企业占据世界之巅的最好机会。

如今这一预言在中国电商走向世界的坚定脚步中逐渐被证实。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也在于中国人的勤奋和创新精神。(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沙森)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