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态关于电子支付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中移动参股浦发银行剑指手机支付,中国银联联手paypal进军跨境支付市场。今年以来,电子支付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开始吸引了国有资本的关注。 然而,在电子支付市场,嗅觉灵敏的民营资本早已经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易观国际2009年12月发布的《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蓝皮书》显示,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年度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行业前几名均为民营公司。按照这一井喷趋势,两年内其交易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国有资本背景,在这场竞争中,是否会受到央行监管层方面的优待呢?对此,央行明确表示,将“一视同仁”。例如,对于中移动等国资巨鳄的加入,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明确表示,无论是电信业,还是银行业,在中国都带有行业垄断的色彩,其行业分工如同“井水”与“河水”一样分明。跨行业经营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和规范管理。欧阳卫民还提醒业界,电信企业注资银行,始终与银行是一种投资入股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电信企业因此就具有直接从事某种金融业务的身份或者便利。从事支付业务的主体,必须是一个支付组织,与其背后的出资主体等应在业务、资金、经营活动等方面划清界限。 央行对民营电子支付企业的积极态度,被业界理解成积极推进颁发电子支付牌照。另据消息人士透露,首批电子支付牌照将在2010年内推出。一旦获得牌照,电子支付企业纳入超级网银的时间就指日可待。 互联网分析机构师吕伯望认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不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面临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事实上,互联网一直是民营资本占主导的领域,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也一直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政策。” 吕伯望认为,央行在对第三方支付管理的上述表态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决定第三方支付组织能否获得牌照,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金融业背景,也不是看其背后的出资方是国资还是民营资本,关键是看支付组织本身的规范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