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购被侵权构建电子商务良性产业链需多管齐下

  网购数量与规模与日俱增,伴随着层出不穷并且日趋“高科技”的网购陷阱,受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日前淘宝网的一番声明,更让我们看到了网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的危害。

  首先,网店信用炒作络绎不绝。某一项调查显示,75%的网民在进行网上交易时,最看重商家的资质和诚信,如何规范卖家、保证网购商品质量,无疑是网购企业的首要任务。

  其次,“秒杀”手段虚张声势。伴随“秒杀”产生的,是卖家作弊、买家使用“秒杀器”等等。尽管主办方一再强调,“秒杀”全程都是公平、公正的,但是仍有不少声音质疑称幸运者是内定,主办方操控过程等。而且,不少网友渐渐发现这种网络购物其实暗含许多猫腻,有些网友“秒杀”来的物品是旧货、过季货。尽管商品非常便宜,但质量低劣。

  再次,“职业差评师”让人着实堪忧。随着网购利润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以敲诈勒索或击垮对手为目的的差评师粉墨登场。当前很多恶意买家兼职做起了职业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这种职业差评师在网购市场上大量出现,对网络商家乃至整个虚拟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针对目前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网购是大势所趋,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去盲目否认,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正道。

  因此,要清理整顿网络交易的鱼目混珠现象,不能一味地靠“堵”,甚至严封了网络交易的大门。

  构建电子商务良性产业链需多管齐下

  “2010年是淘宝的消费者保障年。”淘宝网CEO兼总裁陆兆禧表示,“‘客户’和‘服务’将成为淘宝今年的两大关键词,要彻底斩断灰色利益链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目前来说,电子商务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主管单位不明确。由于开网店的网络经营者经营地点比较隐蔽,许多网店并不处于工商等部门的监管之下,导致不少消费者在网购中遭遇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产品,难以有效维权。

  因此,网购维权,从根本上说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立法和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总裁丁世忠呼吁尽快出台网络购物相关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同时,他还希望能够建立明确的管理机构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