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服务中心县县通农产品可“冲浪”进城

  一直以来困扰农产品流通的渠道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日前,商报记者从市商委获得消息,重庆市电子商务进乡村的工作方案近日出台,将以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为主攻方向。到2017年,我市将打造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每个区县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中心镇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使农产品能够“冲浪”进城。   电商服务中心通达区县   昨日,市商委电子商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我市将通过建平台、拓窗口、增网络、促创业等方式,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同时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将支持一批涉农、加工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拓宽农产品、工业品销售渠道,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久、卖个好价钱”。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目前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我市将打造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每个区县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将选择在中心镇及经济较发达、特色产业(品)突出、交通便利、人口集聚的村,依托已建直营店(农家店)、村级服务中心等建设电商服务站(点)100个,提供电商末端服务。届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提升,网络购物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县域网络消费额占当地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转变流通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该负责人表示,重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潜在市场需求大,是未来的战略性市场。   淘宝京东将“带头”下乡   农村电商的起步,需要大量的平台支持。市商委电子商务处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发展和完善一批涉农综合性或专业化交易平台,重点是培育壮大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特色商网。一方面,将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支持以开设地方特色产品馆或专区的形式,通过区县积极引导,带动区县农副土特产品上网销售。其次,将是培育本土现有涉农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支持香满园、田园优选等一批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等新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负责人透露,将推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点),鼓励市内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并支持电商企业与“万村千乡”龙头企业等区县商贸企业利用现有网络体系优势,增加电商服务功能,把生活日用品直接配送到千家万户,把农副土特产品集配到城市社区。   在农产品物流问题上,市商委也明确表示,将支持电商企业与邮政、快递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引导快递下乡,共同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探索网上代销代购、网订店取(送)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动融合发展,支持区县重点培育壮大2~3家物流骨干企业,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增配标准冷藏配送车,推进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此前已在首届农业电子商务节上启动千县万村行动,宣布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帮助更多的农业产品和生产资料在消费者和购买者之间对接。   利好   缩短渠道   菜价可降三成   农产品渠道的缩短,将降低终端的价格。丰都龙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涛告诉记者,重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多年来一直都是很长的一条链条:农业经纪人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业产品,然后批发给二道甚至三道贩子,最后才进入市场,再到消费者手中。   冗长的渠道背后是中间商的渠道成本。余涛举例表示,瓢儿白在农民手中大约是1元/斤,但是最终到消费者手中时就是3~4元/斤,中间流通环节占有了大量的利润,导致农民没有太高利益,但在消费终端,市民确实是花高价买菜的。   在余涛看来,农业电子商务使消费者和销售者直接对接,中间环节费用最小化,可以使销售者和购买者利益最大化,比如一斤瓢儿白通过电子商务可以让农民卖到2元,利润比现在增加一倍,市民也只需2.5元~3元就可以买到,市场价格可降低1元~1.5元,也就是说,菜价最高可降三成多。他表示,农业与电商的融合,农民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方面也是受益者,可以实现直接和农药、化肥等产品的生产商对接,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间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重庆商报)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