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出版在2009还只是一把虚火

能想象我们未来的数字出版产业会依靠这样一群没有基本消费能力的低端用户而获得发展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作品占据着排行榜,那么所有能够获得出版的大众阅读图书都将没有任何机会。现在对中移动的数字阅读基地趋之若鹜的出版商尤其是国有出版社们极有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你精心出版的,在市场上销量很大的图书,比如王蒙的作品、严歌苓的作品、余华的作品……甚至是《明朝那些事儿》、《货币战争》、《三重门》、《小时代》,在这些“YY小说”、“小白文章”面前都不堪一击,因为用户是过于低端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韩寒的书折腾过很多次所谓的数字出版,结果是零收入。而在盛大文学旗下,被宣传得如火如荼的,所谓代表了数字出版未来的文学网站如“起点中文网”和“红袖添香”上,99%的作品就是这一类。并且起点中文网的编辑还会不断的教育网络作者,按照这个要求去“创作”。前几年,起点中文网偶尔还能产生诸如《鬼吹灯》、《盗墓笔记》这样经典的大众阅读作品,这几年,在编辑们疯狂的“指导”下,所有的小说都变成了“YY小说”。而这两个网站是浙江阅读基地最大的产品供应商。事实早就证明,手机阅读的群体就是这类小说的阅读群体,起码现在是这样。这就回答了,为什么“盛大文学”在数字阅读这个领域的几大文学网站都不挣钱,而不得不转而收购传统的出版公司来充实利润了。

  所以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打通整个产业链的关键是用户,是读者,是改变现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图书出版市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YY小说”和“小白文”在市场上全是滞销品,是雷区,是出版商不会去碰的雷区,因为读者在真要掏钱的时候就不看这样的“作品”了。掏钱买的一定是“价值”,毫无价值的产品读者在网上免费看个乐子可以,真掏钱,对不起——没门。而如果我们现在的数字出版是建立在这些没有消费能力的虚假点击上,那么真正的读者就永远不会形成。你能想象一个花了2000块钱买阅读器的商务人士会整天沉迷于这样的“作品”吗?这太廉价,与他们的身份不符合。要知道,Kindle的内容可全都是美国图书市场上检验过的主流图书啊。

  谁将制定数字出版游戏规则?

  所以,看起来是两针鸡血,实际上充满歧路亡羊的陷阱。电子书的硬件厂商进入者越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