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四是通关服务急需改进。跨境B2B贸易多采用传统的通关方式申报通关,由于传统的检验检疫、清关和通关手续繁琐,跨境电商的产品时效性得不到保障。我国 大多数小企业没有进出口经营权,没有报关、报检资格,结汇、退税等都难以操作。此外,随着跨境电商交易量的增加,返修产品、退回产品也会随之增加,这些产 品目前被视为进口产品,需缴纳进口关税,这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跨境电商挑战传统监管模式

  跨境电商的低门槛、电子化、高效率、大批量等特征,对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质量安全监管带来新的问题。

   一是跨境电商的“低门槛”特征需要建立准入新规矩。电商经营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首要目标,在质量控制方面缺乏标准意识和专业手段,尤其在缺乏刚性市场准 入制度的情况下,一般由电商平台企业自设门槛,准入条件较低,导致部分电商经营企业质量安全自控标准不高。此外,目前进境的跨境电商产品主要集中在境外食 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内容,检验检疫监管要求严格,很多产品要求必须获得检疫准入、卫生注册和认证等前置许 可条件。如婴幼儿奶粉需提供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证书,进口家用电器需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等。但事实上,电商企业要获得上述许可或认证证书,大多不具备条 件或因成本太高难以承受。因此,国内消费者迫切需要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进口产品进行监管,跨境电商市场自身要良性有序发展,也需要“强体”,需要监 管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设置好准入条件和监管规则。

  二是跨境电商的“电子化”特征需要运用“互联网+”监管新手段。可以说“互联网+外贸”催生了蓬勃兴起的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的质量和安全治理也应基于互联网而开展,重新构建质量安全监管新的生态系统,着力推动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和监管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在线监管、在线服务。建立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监管平台,借助监管服务电子平台,实现企业备案、产品备案、清单申报、自动风险布控、查验结果登记、放行或处理等工作,实现“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追溯”的电子化闭环监管,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

   三是跨境电商的“高效率”特征对监管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邮包和快件的形式进行交易,数量巨大,流转时间快,最好是“零等待”。按照 传统模式难以实现快速通关。如何最大限度地既满足跨境电商的速度要求又履行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是急需研究的新课题。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