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互联网的普及,为无边界、便捷、低成本的跨境电商交易提供了无限可能。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业态,近年来跨境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与传统进出口贸易的监管规则显现出较大的冲突和错位。
如何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流程?如何更好地实现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和低成本?加快建立网上自贸区的呼声日益高涨。
跨境电商交易日趋常态化
刚刚过去的“双11”,首次参与促销的阿里巴巴跨境网购平台速卖通和淘宝海外可谓惊艳亮相:共有来自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了这场网购的狂欢,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成为最受中国买家喜爱的产品输出国。
正如马云所言,经过过去5年“双11”的考验后,成交数量已不再是阿里所担心的问题,快递物流是否跟得上、跨境交易的产品是否能顺利、如期到达消费者手中,才是他最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跨境电商交易已日趋常态化,除了阿里、京东等国内电商平台,亚马逊、eBay等跨国电商巨头也纷纷加入到这场消费的盛宴之中。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在2.5万亿元至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远高于一般贸易9.3%的增幅,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0%左右,到2016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6.5万亿元。
然而,经营主体虚拟化、交易形态高度碎片化,跨境电商所表现出的新特点使得监管成为当下最大的难题。以同样100万元的进口贸易额为例,传统贸易进口中对应的商品也许是1万瓶价值100元的同款红酒,采用一次报关即可完成,而消费者网购对应的或许是1万件五花八门的商品,以目前的报关方式一一查验,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2013年,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每天出口至俄罗斯的邮政小包数量达5万件,约占全俄进口小包总量的70%。2013年4月,受俄罗斯邮政和海关能力限制,速卖通平台的大量邮政小包积压在莫斯科邮政处理中心,产生了“爆仓”现象。
浙江省商务研究院副院长王君英说,按照一般贸易流程设计的海关、税务、商检、金融等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地跨境电商多品种、小批次、频繁交易的新特征,外贸企业试水电子商务不仅导致了通关、退税、结汇等新难题,也诱发了质量失控等各种乱象。
杭州探索建立网上自贸区
今年8月1日起,海关总署关于跨境电商的规范性文件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以海淘、代购等为代表的交易将进入规范化和阳光化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不少跨境电商试点地区也开始了监管流程优化的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