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2年电商业:价格战犹在 向精细化转型
岁末年终,电商在镁光灯下又走过了高速发展的一年。复盘电商的2012:“价格战”促销闹剧犹在;裁员离职风声不断;资本市场有聚有散;传统企业全面开战……而相比外部的拼杀,公司内部的裂变更值得关注。 这一年,电商的用户渠道、运营思路、模式等都在悄然改变,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热点事件。 新用户获取渠道:“价格战”已过时? 代表事件:多家电商6·18和8·15促销;淘宝双十一交易额191亿;发改委指8·15促销涉嫌价格欺诈;双十二京东主推“会员关爱”;淘宝双十二注重“讲故事” 解读:“双十一要数字,双十二讲故事”,创造了191亿单日交易额神话之后,双十二马云剑走偏锋,追求“小而美”;京东推出美女送货团等一系列“会员关爱”活动;易购则发起“爱心0元购”,将双十二促销插上公益大旗……几家曾经价格战的主角,纷纷改换玩法,这是主动求变,也是被动使然。 “电商有两块巨大的成本居高不下,新用户获取成本和配送成本,这导致整体成本和线下基本持平,”曾参与创办淘宝商城的资深电商人黄若认为,促销仍是获取新用户最廉价而有效的方式,这也是各家对“价格战”乐此不疲的原因。 但弊端同样明显:一,让利的部分哪里来?挤压上游厂商供应链容易反弹;持续亏损,降低自营毛利会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二,消费者会不会有审美疲劳?6·18、8·15,双11……高密度持续促销导致消费者分化——一部分趋于理性,对促销熟视无睹;另一部分则非促销不买,一有促销狂买。 后者显然是电商价格战的目标用户,问题随之而来:这部分价格高敏感用户,重复购买率极低,基本属于“废水流量”。怎么加强转化和挖掘用户价值,各家出牌套路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脑促销和纯价格比拼,已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运营思路转向:傻大黑粗向精细化发展 代表事件:京东亚马逊等上调免运费门槛;凡客砍掉家电、百货等品类;当当入驻天猫获取廉价流量 解读:即使仅盈利64万美元(非GAAP),唯品会股价2个月内从6美元直冲15美元——持续亏损的电商圈对盈利的渴求实在太迫切。去年资本狂热时,坊间传言某垂直电商砸数千万广告,只换来几百万的销售额,这样的“盛况”以后很难再现。资本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