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渐入规模化扩张 垂直生鲜电商普遍的生存模式
2013年,生鲜电商正在悄然升温。伴随着天猫、京东、一号店等大平台的进入,被称为电商最后一块“蓝海”的生鲜业务正在成为电商平台间新一轮的竞争热点。 生鲜电商,主要是指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销售生鲜食品。由于生鲜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等产品要求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必须低温冷冻冷藏保存,且损耗率大,这些因素推高了成本,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一直相对沉寂。 尽管此前已经出现了包括我买网、多利农庄、优菜网、沱沱公社等生鲜电商,但由于冷链等因素制约,却鲜有大电商平台进入生鲜领域,这使得生鲜电商市场的规模和可覆盖区域有限,限制了生鲜业态的发展。而这一切在2013年开始发生改变。 “大电商平台的进入标志着生鲜电商开始从垂直领域,进入到规模化的扩张新阶段,生鲜电商的发展也因此提速。”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蓝海”的困局 “放眼望去,在电商领域,图书、3C、百货都已经白热化竞争,也只有生鲜产品还有发展的潜力和机会。”一号店副总裁郭冬东表示。 顺丰电商总裁李东起也同样对生鲜食品的未来表示乐观,他表示说,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1万亿元万亿人民币,但是食品类电商比重却不足1%,这显示出了食品类电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还有现成的案例验证着生鲜市场的机会。在国外,生鲜电商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几家生鲜电商的代表型企业,其中包括了FreshDirect(生鲜直达)、PeaPod、RelayFoods、Ocado(奥凯多)。以FreshDirect(生鲜直达)为例,这家公司创立于2002年,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生鲜在线订购服务。目前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2012年的营收约为4亿美元。 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生鲜电商的不温不火。尽管已经有一些垂直生鲜电商涉足,但是无论是发展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尚显稚嫩。而国内主流的大电商平台对于生鲜业务则都态度谨慎。 “原因很简单,物流问题难以解决。生鲜业务冷物流链如果采用外包,则意味着电商需要付出比普通货物高出一倍的物流成本。而如果采取自建冷链物流,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样做显然是在冒险。”有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困扰生鲜电商发展的还有较高的损耗率,据一号店副总裁郭冬东介绍,生鲜电商的损耗率一般会达到30%(普通货物的损耗率一般在1%以下),这极大推高了电商成本。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客观限制,因此垂直电商大都采取了定位中高端客户群,以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