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翻红的生鲜电商 为什么依然不是一门好生意?

(网经社讯)新冠肺炎爆发后,生鲜电商成为了维持“宅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帮手,这会是过去多年一直处于尴尬地位的生鲜电商创业公司翻身的最好机会吗?2005年,易果网上线,成为B2C类生鲜电商在国内的最早尝试者;2008年,拥有自建农场的沱沱工社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在外界眼中生鲜电商成为了电商品类里最后一个蓝海,大量资本涌入这个比其他电商品类都更要烧钱的领域,试图烧出个未来。2012年后,在资本的强势助推下,这个行业进入了螺旋上升通道,最多时国内独立生鲜电商平台超过4000家。但随着时间逐步推移,垂直品类电商弊端渐显,生鲜电商更是举步维艰。和其他品类相比,生鲜电商运营成本高昂,需要全程实现冷链。而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生鲜品类并未工业化生产,一位生鲜电商从业者曾对《深网》如此表示,“非标品的商品等于平台替消费者预先做了选择,无论如何消费者都很难满意。”曾经的明星品牌们不得不依赖巨头输血或开拓其他高毛利品类求生,而生鲜电商本身看起来却遇到了瓶颈。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25亿元,但增速明显下滑并呈逐年下滑态势。生鲜电商们期待着另一个螺旋上升通道,因为疫情大量涌来的用户看起来是一个行业利好。貌似合理的说法是,当用户多次购买后就会自然产生购买习惯。要提醒生鲜电商平台注意的是,当年并非是因为非典让中国电商真正爆发:非典时(2003年),阿里巴巴仍将主要精力放在B2B业务上,淘宝网成立于非典末期(支付宝第一笔交易发生于2003年10月);京东商城更是直到2004年才正式成立(非典期间刘强东在网上卖货但并不是电商模式,更类似于社区电商雏形)。非典时,国内唯一真正成熟的电商模式是已经被当当跑通的图书模式(标品、配送成本低)以及被海外巨头eBay投资(后收购)的易趣网。以上四家电商平台今日的不同境遇,足以说明非典和中国电商崛起并无直接关联。而此次疫情结束后,生鲜电商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将特定的商品卖给特定的人群,同时还是要面临高配送成本、高损耗带来的高风险。要知道,中国最好的冷链运输公司叫做顺丰,但还有人记得他们旗下的生鲜电商平台顺丰优选吗?亦喜亦忧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各地陆续爆发,大部分中国人开始在家自我隔离,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有数据显示,在返工大潮到来前,有超过六成国人几乎每天都呆在家中,仅有超过三成的人偶尔外出。这些被疫情堵在家里的人群,通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