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奋斗了四年的小米团队,还有余勇可贾吗?
夏秋之交,又到了手机厂商集体噪动的时候,锤子砸开了坚果,老周的奇酷熟了,华为的黑科技跃跃欲试,而小米的发布会越来越密集,大佬们轮番站台已是常态,更少不了撑场的豪言,但观察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你永远不能只听他说了什么。 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会上的雷军仍然马力十足,但旁观者冷眼望去,小米已经是一家迥然不同的公司。小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为发烧而生的主轴创造了一个成功的手机品牌,彼时黎万强主持的MIUI先硬件而行,立下殊功;从2013年以来,小米的电视、路由器等新品层出不穷,雷军开始向中国互联网的BIG4挺进。 小米宣战传统家电,创造了一种复杂的竞合关系,雷军发扬了湘军元老胡林翼的治世哲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也效法扩张鼻祖老罗斯福“语调温和,手 握大棒”,力求“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在小米看来,那些老牌科技公司所把持的市场如同年久失修的大厦,只要砸坏一块玻璃,整栋房子就会 变成破坏者的天堂。 小米对传统行业发动降维打击或代差战争已经是一种战略,后者只是殖民地化的原材料和生产基地,这种非对称战争导致了两个极端,一类以美的为代表,一边感叹“城里人真会玩”,一边急切的投怀送抱;另一类是格力,想学苏武,身罹罗网,还要持节不屈。 小米的殖民冲动确实让它深入了很多线下场景,但它毕竟不是苹果,必然会遭到猛烈抵抗,这个过程还隐含着无效扩张的系统风险。 破坏者≠颠覆者≠征服者 当年蒙古骑兵驰骋欧亚,最擅攻心之术,“其破敌,专务乘乱,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即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 雷军颇精此道,小米每发新品必先造势,互联网公司对此习以为常,但传统行业每为所惑,自乱阵脚。蒙古征服败在软实力匮乏,小米正相反,它创造了逆精英的手 机文化,但并不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在国内同侪中也不像华为拥有体系化的技术积累,仅靠粉丝驱动的小米缺乏苹果的异业穿透力,无法在关联消费领域形成 壁垒。 雷军用12.66亿换来了美的对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的全面支持,后者乐于用互联网概念给品牌加持。但双方的第一个结晶——智能空调怎么看都是美的与阿里云物联和京东智慧云玩剩的概念,小米的加入除了给手环等鸡肋产品捆绑了新场景,在用户层面并没有创造核心价值。 以为在传统产品上加个屏幕或堆砌一些无关痛点的冗余功能就能颠覆一个大众消费场景,这样的小米就把自己拉低到情怀型创业公司的水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