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商扶贫的几点思考
最近看了几个以独立平台推动电商扶贫的试验项目,觉得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不够理想,主要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 1.习惯性的平台思维。 觉得电商扶贫是新事物,单独搭建一个平台系统,把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与诉求、贫困乡村的农产品信息,都放在这个平台上,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资助农户、购买产品去实现帮扶的目的。这类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平台的用户在哪里?这又回到了一般地方电商平台的通病上:没有流量,卖不出东西。推广电商扶贫平台的成本依然是高昂的,而且能否在扶贫方面搞成垂直电商也是未知数。 2.依然固有的自我思维。 电商扶贫,依然是电商,虽然是公益之事,但却要按商业来做,那就需要符合电商规律,简单的把贫困信息打包上线,只是一种我有什么就卖什么的思维,而想参与电商扶贫的人,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产品或项目对接,却不知道,更无法实现信息有效匹配。所以,马上就会产生下一个问题,即使电商扶贫的平台有流量,转化率也低,因为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 3.尚需考验的信任基础。 有人讲,街头上的乞丐99%是假的,那是职业表演而不是贫困者的求助。网上卖农产品的,有多少打着自产自销的噱头,但可信度有多少?所以,电商扶贫必须有公信力的背书。理想中设计的贫困户信息一上网,想救助者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对接,实际上直接敢打电话的爱心人士不多,而敢接陌生电话的贫困户也不会多。更不要说,会不会出现利用这些信息骗农户的不良分子?因此,还得当地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第三方公益出面组织。为什么新浪微博公益、腾讯微博公益,首要审查信息真实度及实行公益机构认领制,原因就是要有公信力及信任基础。 4.值得推敲的运营成本。 把所有的贫困户信息、贫困地区农产品信息上网,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费时费力,而且要不断更新,其对人力、物力、财力是一个考验。“一亩田”2015年遭遇的挫折本质上是以小博大、力不从心的结果。中国农业太大了,一个互联网企业做不动。中国扶贫问题,更是一个举全社会之力的事情,政府做什么,企业做什么,社会力量如何参与,需要良好分工。 基于以上考量,当前的电商扶贫还是要再精准一些,再创新一些,更加的符合经济学、社会学的逻辑。基本建议如下: 1.放宽电商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