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互联网不是法律服务网店化

建立自己的律师评价体系。在律师自己填写资料的基础上,部分网站(如法斗士)以律师为中心,通过对裁判文书网的判例进行分析,给出该名律师在各法院代理过案件的情况,并附带胜诉率分析。

  这样的分析能够给律师库增色多少呢?且不谈胜诉率这一指标用于律师评价是否科学,这种评价维度还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案例并不是每一位律师的全部案例,信息完整性上存在问题。

  第二,该种信息抓取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律师署名。如果一个诉讼案件中,某位律师在前期参与了大量工作,但最终并未出庭,则该案件并不会进入该律师的评价体系。同样,通过种种非诉途径解决的争议并不会出现在裁判文书网。

  第三,非诉律师的工作成果很难在裁判文书网上体现。

  因此,从用户角度来看,通过分析裁判文书来评价律师,仅仅提供了一个方面的参考,很难做到全面有效。律师自己也对这种律师库的建立也心存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数据无法全面反映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反而将自己的能力“削弱”了。不管目前困境如何,线上律师库应当成为解决“找律师难”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目前已有的机构中,大型律师库的建设仍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对律师来讲,指望通过注册一个账号就能为自己打造品牌、带来案源是不现实的。案源拓展和品牌塑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

  2.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也是老牌法律网站坚持在做的业务。早期法律网站的免费问答几乎毫无价值可言。合作律师为了刷回答数量,大量出现“可通过诉讼解决”“可委托律师解决”等答复;网站通过出售广告位提高律师曝光率及显示排名,用户很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答案。

  那么,“互联网+法律”口号下的网站解决这一问题了吗?目前,在线咨询主要分为文字问答、电话咨询两种模式。文字问答又分为一次性问答及聊天式问答两种。就各网站或手机APP提供的问答展示来看,大部分机构中的问答在“问”与“答”两方面均存在问题。

  从用户角度来讲,其不知如何正确地归纳和提出问题,提问往往过于简单、繁杂或偏离法律,大部分网站缺乏良好的指引和纠正机制;从律师角度来讲,回答内容仍过于简单和应付,缺乏参考意义。

  在此方面,在此方面,赢了网的免费问答整理做得有可圈可点之处。其答案均以平台名义提供,并整理成“法律依据、行动建议、相关法律法规”三个部分,显示出了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