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人的独白:线上线下 两个世界
心妄想了些,这就好像你跟幼童讲解唐诗三百首中诗句的意思一样,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在他的世界中是什么意思你得重新做出解释。
二、千万别信任你的渠道商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这句话亘古不变,刚开始你给商户们打鸡血,说回报,讲项目的发展愿景,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也愿意付出时间甚至是金钱来加盟。但是一回到自己的行业中,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景象。浅藏辄止就不说了,一但碰到哪怕是一点点困难,他就会产生质疑情绪,甚至连活动的羊毛都懒得薅。我们的项目本属于跨界,刚开始都是靠着那一波忽悠人的话术,搞定了不少小商贩,我们自己都觉得信心满满,但项目一旦上纲上线,就发现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机器放在店里,有的商户说:有点大、有点占地方!有的商户说:根本没人来玩这个机器,连问都没人问。还有的根本不是自己运营,交给店员,店员连机器的插头都不插。我们做的SOP一整套流程完全没有得到实施。说好的大力宣传呢?说好的双赢推广呢?显然当时的承诺都是临场发挥。本质来讲我们的机器只是附带的利益,跟便利店的主营百货还是完全不同,便利店的经营者大部分素质并不高,他们也只能做自己分内的事,本来就是坐贾,靠着社区的流量而活,根本不可能把你的项目当做主营,也不可能为创新的项目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起手找流量大的便利店这种策略可能就是错的。说起来我非常佩服阿里巴巴做的菜鸟驿站,经过我的观察,他们开展业务的逻辑和我们的完全不同,他们是先找到愿意从事快递事业的人、找到认同阿里流量下沉模式的合作伙伴,然后再帮这些合作伙伴去找店。这就是以人为本再找地的模式,一旦价值认同了,就会省去很多沟通、培训上的壁垒,业务逻辑也更清晰。
三、C端经验B端化,必死无疑!
前面说了,我们是线上互联网公司,做C端产品非常牛,业内也是头牌大户,但一旦将项目下沉到B端,就完全是另一个局面了。哪怕你的广告设计得再精美,哪怕你的营销文案写得再感人,你都是针对线上网友的。线上传播是针对全国的,你总可以找到认可你产品的人,然后割他们的韭菜,割完了换个主题再割另外一波,容错几率非常大,你可以不断的改变产品体验来吸引不同的用户。而线下的门店他们是某个省、市、区的固定位置,门店将成为你唯一的传播途径,范围缩小了,容错率也更小,所以开始就必须得和门店经营者的业务做匹配重合。店主靠什么赚钱?你的项目能成为他经营构成中的主力吗?这都是toB项目开展前首先该解决的问题。线上互联网产品的经营
|
|
扫一扫微信 更多精彩等着你
XpShop行业电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