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工业4.0遇到B2B3.0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映?

去年我在B2B大宗商品的论坛上,讲了一些普及性和常识性的东西,随着时间的过去,B2B的一些常规玩法逐渐得到普及。很多行业的创业者,都在学习如何做撮合交易、减少中间环节,然后转自营、再做金融、做仓储、物流和其他增值服务。如今我们已经不能再重复的去说这些常识性的玩法了,观众们也都会审美疲劳。   所以我希望今天能讲一点新的,之前大家没有怎么听过的,今天在这里我准备讲一个科幻故事。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现在做B2B创业的和投资的如火如荼,但是很多流行的论点都不一定对,大部分创业者、甚至是投资人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大家要不断去想很多事情到底对不对,多思考多质疑,大家才能进步。   B2B实现了销售数据的汇集   之前我们聊过,2C端生态系统和2B端生态系统,很多都是对应的,撮合交易、支付系统、代销、物流、金融服务、其他增值服务,一个生态系统该有的都会有,没有什么新鲜的。而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2012年最早找钢网创业的年代了,现在是2017年的春天,如果你只会玩五年前玩的东西,完全是没有用的,一个打法公开之后还是打法吗?各行各业大家都在讲“去中介”,如果我们从现在往后看5-10年,所有的行业都会已经是去中介的,这个有什么新鲜的?所以我们一直在苦苦的思索,从投资角度我们到底应该投什么公司,什么公司值得我们长期陪伴和持有?B2B最终核心的长期壁垒是什么,一个B2B创业企业应该构建怎样的护城河?有什么东西只有你能做,而别人做不了?我们致力于寻找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的创业者。   很快我就观察到一点,就是B2B产生的交易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因为我们注意到一家2B的公司叫同盾,同盾就是一个越做壁垒越高的公司。中国大部分行业都是同质化竞争,很快做到大家所有人都不赚钱,这是我们中国式玩法的特性,真的一点都不好玩,我们希望可以参与越做越有壁垒的事情!   B2B的规模效应,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形成的。你去看美股的几家B2B上市公司,GPC、ORLY、SYY、GWW,这几家公司股价,基本上十年以来都是持续稳定的增涨,甚至走出10年十倍的走势,这是典型的规模效应的体现。当你占到市场规模10%,开始有影响力,30%的时候有定价权,50%的时候形成垄断,这时候利润率会小幅提升,公司越来越赚钱,最终反映在股价上。当然这个规模效应的形成,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积累的。由于市场通常非常庞大,大家行业占有率都很低,很多B2B行业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三名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