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迎来深度调整期 如何摆脱“共享魔咒”?
优客工场阳光100店 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存量时代,原有的重资产模式备受制约,共享办公作为一种轻资产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视。万科、龙湖、远洋、当代置业等国内知名开发商纷纷入局。潘石屹打造的SOHO 3Q,就是SOHO中国向轻资产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在中国7个城市拥有31个中心,合计超过30,000个工位。 开发商的加入加剧了共享办公行业的竞争。据VC SaaS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共享办公品牌减少40家,运营时间均未超过2年。发展缓慢、濒临破产倒闭状态的共享办公空间品牌占总数的28.1%,众多非头部企业进入淘汰阶段。一方面是中小型空间举步维艰、止损退场,一方面是市场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加速并购和扩张,形成了国内共享办公行业的冰火两重天。 困局:盈利模式待解 2018年下半年,共享办公行业频频传出资金链受困、关店、裁员、融资受阻等消息,唱衰行业的声音不绝于耳。 共享办公巨头WeWork于3月25日披露的2018年业绩显示,其营业收入从2017年8.86亿美元增长到18亿美元,亏损也从9.33亿美元增长到19亿美元,营收亏损双双翻倍。这一数据也说明,即将迎来创立10周年的WeWork依旧未能脱离资本驱动的“烧钱”模式。今年1月, WeWork依赖的私人投资者软银顾及宏观环境可能给WeWork带来的风险,计划160亿美元的投资最终缩水为20亿美元。 放眼国内,一方面,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创业氛围较前几年有所减弱,共享办公的主力目标用户即中小企业实际经营面临的生存压力增大,需求端出现萎缩。另一方面,共享办公所倡导的理想营收模式至今未能走通,即在出租工位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助力企业之间的联动、为企业创造商机、为创业者提供融资辅助及市场营销辅导、提供物业、人才招募及行政事务等。但事实是,共享办公依然没能摆脱依赖租金的单一成本,距颠覆传统办公,走向差异化盈利模式还有待破局。 作为国内共享办公行业的头部企业,毛大庆曾在公开采访中“官方”解释过优客工场未来盈利的四条路径:第一、生态圈的股权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加大共享办公的服务生态,同时也享有股权收益;第二、流量搭载。通过搭建平台,进行撮合交易,争取流量变现;第三、品牌加盟与管理输出。除了加盟管理费,大量企业用户的数据沉淀下来会更快的扩充优客工场的数据库,加盟业务会让发展更快更轻,规模化的扩张已经可以覆盖更多的管理成本。此外,他表示未来不仅会加盟店、数据和人,还将有资产的加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