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品牌研究】茵曼:做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四道坎

伙人机制以来,实现从管理层提拔品牌合伙人的一个全新开端。

  饭得一口一口吃,品牌团队的能力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沉淀。如果做一个牌子,满世界挖人组装出来一个明星阵容的豪华团队,履历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牛人,但彼此之间谁都不服谁,扯皮的事情就会很多。

  国内一些大公司创设计师品牌的套路有几种:第一,用钱堆一个高bigger的品牌,砸重金在广告、产品外包装上面,能留给产品品质和研发上的少之又少。第二,一些企业土豪式收购,到国外买个英文的品牌商标,拿回来照着国外品牌的款型开发,当洋品牌做。最后,组装的明星团队。一些品牌,刚创立就抱着一种畸形的心态在打激素,没有什么事人搞不定,没有什么人钱搞不定的,反正一个字就是要够快。

  实际上我们运作品牌的过程中的体会:

  1、创始人必须扎进品牌和产品的内部,参与品牌创建、产品成型,不断向团队传导品牌的初衷和理念。

  2、思维要落地,定位和主张由始至终的贯联。运营角色过度受市场的影响,也会让设计师在创作时很难坚守纯粹的初衷。比如山本耀司、三宅一生这些设计大师,一直专注设计与人的关系,市场营销留给运营团队,这样才可以保持设计的独立性。

  3、创始人关注又不能关注过头,既要授之予鱼也要授之予渔。一个新品牌在初创期很艰难,他们有业绩的生存压力,还有定位的坚持,创始人除了为品牌团队提供资源,还要给他们从容的空间。

  4、生活在左走到今天,没有一个明星职业经理人,核心管理团队都是跟着品牌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也算这个品牌的特色之一。

  目前中国的服装设计有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媒体和设计师买手店都热衷于追捧那些高冷却卖不起来的设计师品牌,一万个人点赞没有一个人买单,就等于没有了价值和商业化能力,这样下去中国的设计师是坚持不了几年的。

  1为谁做新装?

  连续参加两季《女神新装》节目下来,感触很深。

  有的设计师也是很苦逼,设计的款式纯粹是为了舞台效果,单纯从美的角度来说无可挑剔,但是实穿性和性价比完全没了优势。当时为了品牌曝光,有一些款式我们也是硬着头皮去拍,事实上证明这些款式消费者根本不买账,顾客不买账的款,仅仅是镜头效果好是没用的。

  还有一些设计师把办一场时装秀,当做个人品牌追逐的目标。反过来看,单从一场秀还真不能完全体现一个设计师的水准,走进消费者才能练出真功夫。

  2供应链的硬伤

    一家工厂上百人要吃饭,工人都是算计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