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4年,在媒体、资本和政策的推动下,进口跨境电商突然“火的不得了”。当然,就算没有外界的推动,进口跨境电商这块蛋糕也足够“诱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58.8%;2014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5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1]。
面对这样的一片蓝海,国内的电商大鳄坐不住了,纷纷跑马圈地,布局进口跨境电商。国外的电商巨头向来嗅觉灵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掘金中国的好机会。此外,那些一直觊觎电商的物流企业、支付企业也蠢蠢欲动,欲通过进口跨境,实现自己的“电商梦”。
(1)国内电商企业布局进口跨境电商
进口跨境电商,无非就是把国外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销售给中国的消费者。在这个链条上,国内的电商企业具有天然优势:拥有庞大的终端消费人群。因此,不管是平台电商还是自营电商,都纷纷开通了海淘频道,加入进口跨境电商的争夺战。
在这场争夺战中,尤为显眼的当属中国电商巨无霸——阿里巴巴了。早在2007年,淘宝全球购就上线了。受制于淘宝的生态圈属性,淘宝全球购的商户主要是一些中小代购商,并无国外品牌商入驻,这也使得平台上存在不少假货。2014年2月,天猫国际正式上线,引进了140多家海外店铺和数千个海外品牌。天猫国际要求入驻商家必须要有海外的零售资质,全部商品海外直邮,并且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显然,相比于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对入驻商家的要求更严,也更加正规。半年后,也就是2014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网推出海淘代购业务,通过整合国际物流和支付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海淘服务。虽然目前的上线商品不多,但是未来会陆续添加亚马逊、沃尔玛和百思买等国外大型购物网站,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海量国外商品。可见,阿里巴巴在进口跨境电商的布局非常全面:淘宝全球购引进海外商品代购商,天猫国际引进海外品牌商或零售商,一淘网则为消费者提供海淘代购服务。这三块业务交叉互补,各有优劣:
再来看看另外两大巨头:京东和苏宁。刘强东将国际化定位为京东2014扬帆远航的五大计划之一,并宣布加速国际化进程。在进口海淘方面,京东海外购就是国际化定位的一部分。然而,京东海外购仅仅是京东在进口跨境电商领域的“浅层”尝试,其采取招商模式而非京东自营,引入的商家大部分为海淘代购商,与阿里巴巴的淘宝全球购类似。相对于京东,苏宁在海淘方面布局更深。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