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从土淘网的倒闭看食品类电商未来
虎嗅昨天的这篇头条文章《土淘,一个概念电商的速生速死》,今天被各大媒体转载,一时间这个本身名气并不算大的企业,登上了头版头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虽然以一种并不算很好的方式。 笔者的公司在产品类目上和土淘颇为相似,并且也曾经和土淘接触过,借此机会,发表一些关于食品/特产类电商的看法,抛砖引玉。 抛砖1:食品类电商未来会怎样? 昨天一个电子商务协会的朋友和我讨论起一个问题,食品类电商未来会有快速的发展吗?每年大家都会说,食品会火,食品会火。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一直不温不火的我买网,别的能叫上名字的食品类电商似乎也没几个。土淘的事情再次将这个问题丢向了我们——食品类电商到底会如何发展? 和服装类电商摧枯拉朽般掠夺线下流量不同,食品电商发展的速度和巨大的需求有点不大相称。和服装相比,食品本身并没有一个“精挑细选”的过程。回顾我们自己去超市购物,无非也就是比比价格,拿了就走。这和去服装店有天壤之别。正因为如此,食品类的电商,无法给用户带来服装类电商那种愉悦的购物体验感。网上买衣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网上买大米则未必。 所以,用户很难脑袋一拍就上网去买吃的,大部分还是在超市。 多年来食品类目很难真正撼动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想要让用户在网上买食品,则必须能够给出不一样的体验,也就是特色化的商品。 所以,其实土淘网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土淘网的失败其实并不是模式的失败,而是运营的失败。这个问题在原文中已经探讨过了,不赘述。而食品类电商未来真正的发展方向,一定在于有特色的食品,比如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功能食品等。 以笔者从事的富硒食品电商平台硒品汇为例,去年11月上线之后,在没有做什么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很快聚集了大量的忠实用户,重复购买率超过30%,现在基本上不担心订单的问题。除了基本的服务保障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非常鲜明特色的产品。 所以,食品类电商网站,在特色化差异化路线下,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抛砖2:800万启动项目凭什么干不过淘宝C店? 虽然烧钱已经成为电商的常态,但在电商的江湖里面,很多真正赚钱的电商公司,都不是烧钱出来的。就像刘强东最近说的,烧钱不是本事,能正确的烧钱才是。 800万毕竟不是一笔小钱,用这笔钱做任何事情也足够冒个泡了。然而,800万,一年,土淘网没有在市场上激起任何的涟漪,却以一则“倒闭”的新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不禁要问,为什么?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不差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土淘从成立之日起就不差钱,公司各部门设置非常完善,招商部、技术部,职能十分清楚。记得当时因为业务关系,问他们商务经理一个很简单的协议上的问题,对方说这个问题得去找法务部的人问。法务部?!对创业公司来说,有点奢侈。还没有成为大公司,却已经染上了大公司病,说白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给惯的。 在我们公司,类似的问题即使是客服也能解答,而且不光能解答,顺便能告诉你这类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从真正的创业公司中出来的人,哪怕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客服,3个月之后也基本上都是身兼商务/美工/运营,牛一点的顺便成了半个SEO专家。这是真正的创业公司和“伪”创业公司的区别。 此外,也是因为不差钱。土淘网在几乎没有任何订单和流量的情况下,花了大量的成本完善网站平台,扩充SKU。以至于我们看到各类奇奇怪怪的特产都拼凑到一起,形成了一种马赛克式的诡异组合。而其中任何一个品类都没有真正经过市场的检验。在土淘的战略规划中,一直号称“明年市场费用预算有6000万”,但比起虚无缥缈的6000万,显然几个真实的订单更加有说服力一些。而也许正是因为这6000万,让他们有了巨大的信心去做成本投入而不担心市场,以至于最后,公司团队自己玩得特别高兴,但是却离市场越走越远。 而如果我们来反观一些做得比较不错的小而美的店铺,基本的逻辑是,先上10-20个商品,拼命做好做精,不断完善图片、文案和推广策略。直到真正成为爆款或者热销产品,再很谨慎的扩充SKU。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分推广费花得都是谨小慎微,哪个淘宝店家不是每天守在直通车前面,为了省那几毛钱的油钱劳心劳力?相比之下,6000万的大笔一挥,实在是有些梦幻了。 土淘网已经成为过去,这篇文章也绝对不是为了贬低土淘网。只是作为同行,非常替他们感到惋惜。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食品电商同行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