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C案例】顺丰电商遭质疑 看快递做B2C前景
驾驶员和一位客户经理共同完成。车厢标配冷藏、冷冻和0℃保鲜三种功能。到达小区门口,客户经理将产品放入保温包,再步行将产品送至客户手中。每一位客户经理都标配一台iPad,用户验货后可在iPad上进行确认及发送产品体验回馈。
不过,说到底,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零售。用户体验不过是电商的一个细小环节。零售就需要考察毛利率、货物周转率、商品损耗。而顺丰优选的生鲜部分恰恰是“高难度”的电商,例如常温的盒装牛奶,保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而低温奶的要求更高,通常在1~7天,并且保存的温度还要在4℃左右。如果期间卖不出去,就会过期。 相比顺丰的这类“非标准”产品,京东的3C和当当的图书却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钱多:随便“生孩子”? 事实上,顺丰试水电子商务已有多年历史。 2010年,顺丰建立“顺丰E商圈”,主要以出售食品为主,该服务随后在内地停止运营,目前仅在香港地区运营。 2012年初,顺丰旗下礼赠平台尊礼会浮出水面,该网站首页已经推出。从网站首页看出,尊礼会主要销售商务礼品、保健品、数码产品等礼品。包括高档手表、苹果iPad等。顺丰给尊礼会的定位是:一站式送礼平台。 这么短的时间布局三个电商平台,可以说顺丰的胃口足够大。但是,一下子就推出三个电商平台,是否显得太过浮躁?目前,三个平台运作的B2C电商还没有:国美电商是国美电器[微博]和库巴网[微博];苏宁电器[微博](6.65,-0.08,-1.19%)虽然前不久收购了红孩子,但未来能否实现1+1>2还有待检验;京东则是京东网上商城和千寻网。对于几乎是“零电商经验”的顺丰,三个电商平台,能消化吗? 就尊礼会来讲,定位确实比较独到:一站式商务送礼平台。这个定位很精细,不与大众礼品网站竞争,也避免了和纯奢侈品电商的重叠。并且“送礼”已成为当下中国的一种“特色文化”;中高端的礼品利润也相当可观。但电子商务不是实体店,运作需要基于一定的销售额:毛利可以少,但需要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和成长性,就像京东、当当,销售的物品一定是面向大众的,在价格上要有竞争力,这样才有规模。而尊礼会只有定位,销售的人群却是很小的一部分,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顺丰E商圈则是顺丰涉足电商的第一次试水。当时的顺丰E商圈从中秋节配送月饼业务开始起步,有礼品、母婴用品、茶叶、地方特产等十多类商品,但这次试水并不成功。2011年6月,顺丰E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