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案例】亚马逊:入华十年 不着急

的入局过程颇为传奇。2004年初,亚马逊五名高管来华,考察联想、卓越网和当当网三家企业。当时,卓越网虽然是亚马逊高管的重点考察对象,但当当网也透露出“可能会得到亚马逊投资”的消息,一对老冤家双双拿出“求包养”的态度争宠。不过在当年夏天,当当网以“无法接受亚马逊绝对控股”为由拒绝了亚马逊1.5亿美元的收购,卓越网则在一个月后作价7500万美元,成为亚马逊第七个全球站点。8月19日,交易落锤,当当网卓越各自悲喜自知。

在此之后,俞渝公开表示“不看好亚马逊收购卓越网入华”,认为中国电商环境与美国及其他市场差异太大,外资企业能否适应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一次,俞渝似乎一语成谶。站在2014年回头看,目前中国电商领域以内生型企业为主。从eBay、Yahoo到新蛋、乐天、Groupon,外资企业入华后均难有建树,当当网当时的顾虑并非杞人忧天。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卓越被亚马逊收购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卓越网声音小了”。在2004年之前,卓越网和当当网时刻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当时卓越的管理层主要有两个人:金山总裁兼卓越网董事长雷军、卓越网执行副总裁陈年。在随后的十年中,这两个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营销才能。与雷军和陈年相比,已上市多年的亚马逊要安静得多。在业界看来,与外资电商以盈利为目的相比,国内电商大多依靠融资打价格战换取销售。外资电商大多为上市公司,如果像国内电商一样“赔本赚吆喝”培育市场,将很难被股东接受。

有熟悉亚马逊的业内人士认为,在过去的某一阶段,中国电商发展极为迅猛,虽然市场认为亚马逊没有抓住全部的发展机会,但是亚马逊对自己在中国市场的进展却是满意的,并认为亚马逊最大的成功之一是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虽然不是最高的,但美誉度最好。而亚马逊似乎也承认可以在市场上做得更加积极。

十年之变

如果将亚马逊的财报数据连起来,你会发现它呈现出与中国网络零售规模极为相似的一条曲线。成立于1994年7月的亚马逊于1997年上市,随后在2003年开始全球扩张。无论是欧洲、日本还是印度,亚马逊都实现了“进入即横扫”,在北美市场驰骋20年,更被称为传奇。

十年以来,中国网络零售规模从2004年的81亿元增至目前的万亿级别,增长近千倍。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电商行业格局初定,天猫、京东领跑B2C,马太效应明显。在电商江湖中,中国电商企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营销大战、价格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