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案例】中国钢铁超市:打造贸易+E物通创新模式

为会员提供更多灵活高效的融资便利。自上线以来,截至2013年,实现融资贸易总额超过200亿元,有效解决了滨州涂镀钢铁产业集群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作为全国最大的金属板材加工集散地,博兴县兴福镇、店子镇像韩先生这样的中小企业有几百家,融资难只是遇到诸多困难其中的一项,订货成本高、时间长、信息闭塞,拿出任何一项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可能是制约瓶颈。

单拿订货成本来说,做企业的都明白量本利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一家一户到钢厂订货,30吨50吨对于大钢厂来说只能算是“零售”,不算添乱也是毫无“尊严”可言,更谈不上拿到理想的折扣价。而华兴电商平台的建立,就是将众多中小企业汇集起来,统筹整合购货品种,可以从上游一级代理商手里拿到“团购”价格,享受到大客户的“贵宾”待遇,真正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实惠。

“我们的会员即使每吨有10元钱的优惠,他就会有10元钱的竞争优势,何况不止这些。”市场总监刘猛给大家说了这样一个道理。客户就是资源,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客户就能向钢厂争取更多优惠。

有了大客户的折扣还不能称其为真正促进了商品流通,打造更及时的信息平台也是中国钢铁超市为会员企业提供的服务。

近年来,商品价格上涨除了市场本身因素外,流通成本也占据商品价格较大部分。据资料显示,2005年以来中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居高不下,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标是8%到10%。

“一吨钢板可能被拉来拉去,隔着一堵墙可能不知道邻居家有我所需要的东西。”多年做钢材生意的王立波有时候也很无奈,“运输成本都会转嫁给买家,这不能不说是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自从他成为华兴电商的会员企业,“一堵墙”的苦恼再也没有了,中国钢铁超市为会员建立起的无中介交易渠道,为他发布自己的供求信息和钢铁买卖提供了极大便利。以钢材集散地200—300公里为覆盖半径建立中心仓储,实现电子交易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实时对接、数据共享、信息共通。打破了传统贸易地域限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钢铁现货资源网上实时交易,现在王立波利用互联网在家就能做买卖,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成本降低也为他带来了人气,今年在钢铁贸易不景气的情况下,他所经营的公司销售额却比去年上涨了20%。

物贸融+电商四位一体再升级

进入中国钢铁超市的买卖双方都能成为赢家。作为卖家可以像早晨的超市,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