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未来寄望于专业分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商面临冷链物流、产品标准化、消费者信任等多重挑战。如果能够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管产品,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就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安全性、冷链物流3大难题,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才会有未来。

2014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其“农产品电商化与信任机制”分论坛引起生鲜电商业内关注。

尽管绝大多数农产品电商还没有盈利,但众多的投资者依然看好。本来生活网联合创始人贾明表示,本来生活网现在还处于投入期,目标也不是创业一年两年就要把钱挣到,“我们的理念是,农产品电商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而且需要高强度投入领域。”

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而我国农产品的年总交易额约4万亿元,80%通过批发市场实现,农产品网购量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农产品电商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京东集团副总裁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建设说,要坚定不移发展农产品电商,一旦用电商的高效供应链管理解决好传统农产品流通的难题,将为百姓生活带来很大改变。

相对于普通商品来说,农产品电商的物流短板尤为明显。业内公认,干货类农产品的物流和仓储问题相对好解决,而生鲜农产品不仅对仓储和物流要求极高,物品的周转率、资金量等也都使电商面临很大考验。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张合成认为,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必然基础,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但受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承受能力的影响,我国冷链物流尚未发展起来。

“今天买的苹果觉得挺好吃,再去买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可能采购不到同一个村庄生长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张利说,经过3年多的研究,发现不少农产品电商现状不乐观是由农业生产的碎片化造成的。此外,即使生产控制得很好,若加工或运输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如何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商的信任感?“本来生活网对褚橙等原产地农产品采用故事营销,增加了文化内涵,还大力推广生态游,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种植环境,通过消费者参与来建立信任感。”张利认为,发达国家往往靠全产业链管控来实现消费者和供应者之间的信任。我国须从两个层面解决:一是技术层面,要打造有效的质量追溯系统,包括建立在其上的大数据分析。二是管理层面,针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民有效组织起来。

张建设表示,农产品电商的信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一是物流体系。物流问题可以依靠第三方或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来解决,生产环节则有赖于生产者的用心。

与会人士认为,本地化生鲜平台可以作为农产品电商转型的一大方向,通过平台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管产品,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安全性、冷链物流等3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产品电商才会有未来。(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