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从美国零售业看电商”—零售的科技解读

虽然有些“霸道”,但结果是供应商们都加入了。这一方面体现了Wal-Mart强大的谈判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系统为供应商带来了好处。Wal-Mart向供应商开放了最核心资源——即时的销售数据和库存水平,从而供应商可以更好地安排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其从生产中节约下来的一部分又传递给了Wal-Mart;同时Wal-Mart也大幅降低了库存天数和缺货率,强化了低价优势,与供应商实现了双赢。

  有些讽刺的是,据报道,Kmart首次尝试与供应商合作竟然不是由Kmart发起的,而是在其供应商极力促成之下才完成的。原因是部分Kmart供应商同时加入了Wal-Mart的数据交易系统并尝到了甜头,于是极力提议Kmart也开展类似合作。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Wal-Mart与Kmart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先说Kmart,Joseph Antonini在1987年成为Kmart CEO,宣布投资10亿美金加速信息技术应用。仅从硬件角度来讲,Kmart在90年代初期甚至处于领先水平,但在对信息数据的使用上,Kmart思维僵化。比如Kmart投资的数据仓库本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购物需求,但当时多数Kmart商场经营者还是更相信自己对销售的判断;又比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Kmart本可以将长时间销售不好的商品清除出货架,但Kmart倾向于维持多而全的风格,不愿意精减货架。再观之Wal-Mart,数据在Wal-Mart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都不能“凭空”想象一套策略强加给各个市场。

  目前为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第一批上船的人得到无与伦比的优势,而落后者只能遗憾自己没能先知先觉。那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能尝到甜头?事实并非如此,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具有商业可行性;在零售业,其不仅要符合零售商利益,还要符合供应商利益,否则零售商只能唱独角戏,而即使像Wal-Mart这样的零售巨擘也无法“一个人改变世界”。

  21世纪初:Wal-Mart唱砸了独角戏

  事件可以追溯到2002年Linda Dillman成为Wal-Mart新任CIO,她的任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Wal-Mart努力将RFID标签塞进供应商每一批货物之中。

  RFID是个什么东西?它的中文名是无线电射频识别技术,将一个标签大小的RFID芯片放入货物中,便可以实时跟踪该批货物。相较之前的条形码,RFID利用无线技术全程监控货物从运输、仓储到货架的整个过程,并且不用像条形码那样逐个扫描货物。RFID被当作替代条形码的革命性技术,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有望一举解决长期让Wal-Mart头痛的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