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了解不多的农村妇女 让“穷村”有了电商平台

   “姚书记,到我家吃晌午不?”“姚书记,我今年土壤改良,村上还能支持一些有机肥不?”姚庆英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回应着村民的招呼,“你家有好吃的, 我才来噢。”“去年柑子卖了十几万,还在乎这点肥料钱啊。”从村头走到村尾,姚庆英就像走在自己家里一样,村民对她透着亲切和信任。

  这位地地道道的两河村农民姚庆英,双手和脸庞都带着常年从事农业劳作的记忆,谈话间却有着一股农民的率直和纯朴。当记者问姚庆英,村民的信任如何得来?

  “我们从不开空头支票。”

  人物故事

  不要空了吹率先垂范就是指挥棒

  带头干柑橘改良打破产业困局

  刚满30岁的姚庆英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时,引来一片质疑:“一个女人能把这个烂摊子搞好?”对此,姚庆英置之一笑,她首先大刀阔斧地对干部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两河村干部进行了一次“大换血”,通过民主投票选出了老百姓满意的干部队伍。

   姚庆英给记者讲了她刚上任时的故事:第一天到岗,本想请村干部们吃顿饭,沟通一下。哪料到走遍镇上,没有不说村上欠钱的。第二天,姚庆英与几个老党员一 合计,出了个新规定,任何村干部不能在外吃饭欠钱。接着就是清理村级财务,撤换违反规定的村社干部。出台村级财务公开监督制度,村上的大事小情都能及时公 开公示,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让他们代表村民监督村务。几招下来,两河村的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干群关系随之出现变化。

  有了一个作风过得硬的村党支部,两河村产业发展有了盼头。

  两河村柑橘品种老化,一度出现种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窘境。引进新的品种,是打破产业困局的良方。把原有柑橘品种改良成晚熟杂柑,需要先投入一年,才能获取收益。最初愿意“吃螃蟹”的人总是少数。

   “这个品种,那个品种,都是你们在说。”姚庆英还记得当时村民们的怀疑,“多年的柑橘种植并没有带来非常好的收入,再进行果树高改,村民犹豫很正常。” 如果党员干部光说不练,自己都不能真正实现产业致富,如何影响村民?品种改良,代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空间,意味着村民的持续增收,不改不行。“不要空了 吹,党员干部带头高改,率先垂范就是对村民的指挥棒。”姚庆英带头吃起了“螃蟹”。

  在村民们迟疑的目光中,姚庆英和党员干部们大张旗鼓地在各自家的果园实施果树改良。当年晚熟杂柑的改良一举成功,来年的收入,让所有村民信服,柑橘一斤最高卖到6元,一亩2万多元的纯收入,事实放在眼前,村民再也没有不行动的理由。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