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到卖,从单品到链条 农村电商新业态升级
邓州市夏集乡农户老马,在去年7月开设了一家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基地,利用牲畜、作物特性进行循环养殖,促使他如此做的动力正是网上学到的知识,但如今,虽然能在网上买到诸多种苗,但如何把“收成”卖出去,依旧是其一块心病。 这并不是老马一个人碰到的问题,虽自2009年开始,农村 地区的物流网点就开始进入快速铺设,但时至今日,部分偏远甚至平原地区的农村,依旧没有获得完善的物流配送、收发体系,更不用提冷链运输以及保鲜仓储, 这给产品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大幅增加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使其在电商平台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影响农户销售致富。 除此之 外,网络支付也令农村人群感到陌生。目前多数电商平台采取网络支付,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农村生产者在这种转型中很难适应。加之当前农村留守人口多为 “3860”人员,对于网络支付更是具有一定抵触情绪,使得农村支付渗透缓慢,更令农村电商的双向流通难以顺畅。 而在采访中,最令农村 电商们头疼的,莫过于人才问题。焦作市温县勤德山药合作社负责人就表示,从去年起该合作社就开始尝试嫁接互联网,开通了网店并进行网络促销,但是效果并不 理想。“如何营销、如何与消费者对话,我们都没有太多经验,出单发货也出了很多问题,总体算是不成功。” 根据相关数据测 算,2013年河南农村网店(注册地为村镇)数量超过5.25万,其中经营农产品的卖家为1.4万家。“也就是说,同样的土特产,网络竞争其实很激烈,这 不是拉条网线建个店就可以致富的。”德邦物流河南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坦言,目前很多农村市场关注的只有基础建设,而缺乏相应培训,事实上,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村镇,电商人才的稀缺比出路更为重要。“很多地方做特产不成功,就是忽视了营销人才的培养。” 这或和目前河南农村市场发展以及资本关注点有很大关系。唯创网络咨询师孙宏就认为,“在电商领域,很多人关注的是农村消费市场,也就是如何从农村市场掘金,而怎么能将当地优势产品乃至产业链输出到市场上,显然路子走得不是太清楚。”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引起了顶层的注意。在此次部署的电商工作中,就专门提出,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 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同时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 才,鼓励通过网络创业就业。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淘宝河南馆、京东、孟州市政府、扶沟县政府等在内的多家企业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也在有序加快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帮助更多农户学会利用互联网省钱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