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商造节对于消费者已经成劫?

如何应对,阿里今年双11大打国际牌,本土品牌又该如何抓住机会?

王文钢:国外品牌进中国是早晚的事情,国外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差距,一是品牌的沉淀,二是产品品质的差异。但是他们还会有相当一段时间适应中国市场,对于本土品牌,我们还会有2到3年的发展时间,这期间对本土品牌的要求是做好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品质,做好营销服务创新,才有可能在国外品牌发力时承受住市场的竞争压力。

今天是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例如,小米,三只松鼠等品牌,就很好地做到了品牌和产品系统的建立。

李成东:跨境电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进口,今年的规模在1200亿左右,天猫海淘平台,当然海淘最大的一部分实际上是早淘宝上,绝大多数是非正规商户,里面有大量的假货卖家。不久前Costco入住天猫,就是提升天猫海淘信誉,改善货品丰富度。这一贯是阿里的策略,先从淘宝卖家扶持做起,然后拉国内的三四线品牌参与,目前体量下尽力的吸引更大的更多的国际品牌入驻,提升天猫的旗舰店形象,与京东、当当、美丽说这些服饰平台的定位档次差异。

短期来看,还不至于对本土品牌构成威胁,因为入驻更多是形式上的店铺,后续的产品服务跟进还要学习。另外知道的几个新引入的国际品牌在天猫销售并不好!

跨境电商的另外一个机会是出口,以阿里旗下速卖通为主增,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在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欧美之外的市场。根据阿里通常的玩法,都会带着一些有成熟供应链和服务能力的,国内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比如骆驼,还有一些手机品牌。这里会有一些流量红利。因为到后期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价格竞争。

问5:作为普通商家该如何与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沟通合作才能突破限制获得更多的资源,这里面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方法或政策福利吗?

王文钢:鲜为人知的资源和方法确实没有,没有特殊的捷径。我认为,关键问题还是商家自己的品牌定位,产品的差异性,有句话,叫做好的产品会说话,商家进场最重要是选择产品,只要是好产品,再结合渠道的发展思路,就会有很有发展空间。选择渠道和选择产品要一起,针对渠道,选择适应的产品才能获的消费者的青睐,才能有好的销售额表现。

李成东:针对双十一这样的大型促销,资源通常都是优先给品牌和供应链资源优势的,以及平常和小二交流沟通配合较多的商户卖家。

有硬指标,也有软指标。硬指标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跟得上,品类上自己能否冲到前几名,能否帮助小二完成业绩KPI;软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