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大战在即 电商企业开始营销和备货
“双11”处在周一、周日、周五,每天销量、流量曲线都不同。从天猫数据看,0点~2点销量主要来自购物车和收藏,购买者主要图的是便宜,这时就要增加对购物车和收藏的促销投入。而早上7点~8点,搜索量开始上升,这时搜索流量一定会超过各个会场和分会场的流量,因为真正的会场流量一向很弱。下午16点~19点,是消耗购物券的关键时期,这时拼的是活动和资源,到了20点以后,是制造最后购买机会的紧迫感的时间段,企业最后冲刺销量新高。 除了当天的流量,包文青更关注“双11”过后店铺的日销水平。他认为,“双11”当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卖货和清仓,提高店铺日销水平才是“双11”过后最重要的目标,要达到“双11”过后日销水平是之前的两倍甚至以上才算真成功。 亿邦动力网效果营销总监张川认为,企业的变化正说明现在企业已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双11”对企业又意味着什么。企业对待“双11”已经过了疯狂砸钱买流量冲销量的阶段,转而追求更细化的目标,更强调服务于企业的整体销售战略和节奏。 淘内与淘外流量PK 不同企业对“双11”的不同理解和不同需求,也使企业开始更理性地思考,在这个全民电商的节点上,除了销量,还能带给企业什么。 曾民表示,对太子龙来说,“双11”除了销量,更重要的是激活老客户。目前太子龙电商有100万会员,其中只有10%是活跃会员,而90%处于不活跃状态。他认为“双11”是品牌最好的曝光和营销的机会,如果利用“双11”通过收藏有礼、送券、买赠等促销手段,能把这90%的会员激活,对品牌来说意味着可观的销量增长空间。 而方太电商总经理李涛则认为,即便不肯放过一年才一次的大型促销节点,但也不能因为过度追求销量和高折扣而损害品牌形象。因此,李涛认为,方太对流量的追求并不像服装企业那么强烈,而是看中流量的精准度。 李涛表示,“双11”策略更要精心策划,不以高折扣吸引用户,转而强调产品的增值部分,多强调产品的差异化并通过有效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与其品牌的客单价和一贯的高端形象相一致。比如,许多品牌强调的是在“双11”可以花2000元买到平时需要花4000元的产品,而方太强调的不是4000元打折到2000元,而是仍然花4000元,却可以买到价值8000元的产品和服务。 从企业总结去年“双11”的经验看,淘外往往成为意外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