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虽然同为创意电商,但Fab为30~40岁的主力用户所选择的品类显然并不适合暖岛网集中在18~30岁之间的目标群体。这就意味着暖岛网必须做出调整,他们需要考虑这个看上去没什么钱但却有着非常高的消费欲望的群体。当然,改变背后隐藏着为年轻消费者设计背后的巨大机会。
2013年9月,暖岛网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两位创始人因为个人发展原因离职,其兄弟公司街旁网营销部副总裁李悠成为新任品牌副总裁。
在今年,暖岛网的业绩有了不错的增长,根据其公布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暖岛网每月的流量和收入增长皆有超过20%的递增,8月份销售额更是创下新高,与年初相比增长了5倍。
这得益于暖岛网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所做的摸索和调整。作为暖岛网的投资方,“我在”公司创始人刘大卫表示,前联合创始人郭哲琳和章彦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一支非常优秀的年轻团队,树立并传承了暖岛特有的文化。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来自于去“我在”和街旁的元素会更多,虽然没有表述当中的细节,但李悠表示,将会在本土化和移动化上有所动作。
连接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平台商
熟悉暖岛网的人,大多对它的创业故事耳熟能详:喜爱设计的郭哲琳在2011年5月开始经营一个设计博客“暖岛”,专门采访北上广的一些独立设计师,把他们的设计和创意发布在博客上。这个博客在数月内便拥有了40万订阅者,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购买欲望。
爱设计和懂设计的人逐渐增多,随后,郭哲琳和章彦一起把这个博客变成一个实在的创业项目,暖岛网诞生。
由于这个博客,暖岛网在一开始就对接到了大批的优质设计师资源和喜爱设计的忠实用户。同时,在暖岛网建立之初,他们就想做一个类Fab的模式,于是自然而然地把网站定位在了平台商的角色,连接位于两端的设计师和消费者。盈利模式则是采取从实际达成的销售中抽成的方式。
由于是平台商,暖岛网可以说是一个很轻的电商公司,由公司的买手团队物色好的设计师和商品,在页面上做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展示,消费者喜欢某件商品并达成购买之后,由设计师自行发货给消费者。暖岛网则承担售后工作。
整个链条分工十分明确,暖岛网承担为消费者找到好的设计商品和为设计师找到目标消费群,设计师则对商品质量负责,并进行发货。在整个过程中,暖岛网没有任何库存。同时,通过闪购的方式对产品上新进行检验——只有那些销量理想的商品才会进入长期售卖的区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