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到家 已不止生鲜

在全品类发展战略下,消费者1小时购物已不再局限于生鲜,到家服务新品类发展迅猛。在今年415大促期间,创意家居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大促同期增长高达380%,个洗清洁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46%,在到家O2O服务领域看似小众的母婴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303%,宠物用品增长达157%

也就是说,凭借在商超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覆盖门店类型的完整性上,京东到家得以积淀更加丰富的用户数据,从而更加精准选品、拓品。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关系,随着京东到家覆盖规模、品类的扩大,消费数据快速增加,平台对于用户需求更加明确,从而不管在商品结构还是品类上,都能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

415大促的创新与突破

相比于去年的415大促,京东到家今年在多项指标上进行了升级突破。

在商品品类方面,继此前的超市便利、生鲜果蔬、烘焙蛋糕、鲜花绿植、医药健康等优势品类,京东到家于今年成功上线了家居时尚品类,从而形成六大核心品类矩阵。

今年以来,京东到家重点发力美妆、家居类连锁零售商,先后与屈臣氏、万宁、名创优品、优贝施、林清轩、花印等家居时尚品牌合作。截至目前,合作连锁品牌超过30家,全国上线门店数量达4000家,覆盖近50座城市。

但京东到家的突破点不止规模和品类,在深度赋能商家、提升履约效率方面,也较之前有了进一步升级。

去年年初的时候,蒯佳祺就提出,用五大赋能模块帮助传统零售企业深度触网,这五大赋能模块分别是流量赋能、履约赋能、商品赋能、门店赋能和用户赋能。放到整个行业来看,这种深度赋能已是大势所趋,即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需从以前的流量赋能为主,转变为对传统零售价值链进行深度挖掘。

从今年的415看来,这五大赋能方案已在传统零售中有效推进。

为了提高履约效率,京东到家为合作门店打造了全业态履约解决方案,该方案会设计不同的前置仓模型,以此来匹配不同类型、不同单量、不同需求的门店。具体分为全仓履约方案、半仓履约方案和卖场履约方案。

全仓履约方案是指,线上商品100%入前置仓,拣货员不出前置仓就能完成线上拣货,平均拣货时长3分钟;半仓履约方案是指,高动销商品入前置仓,长尾百货品仍到卖场拣货,不同拣货区拣货后,再通过智能合流,合并为完整订单,该模式下拣货时间8分钟左右;最后一种就是卖场履约方案,即店内不设前置仓,卖场拣货完成后即可配送。

这样的前置仓方案,充分结合了不同门店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履约效率。并且在拣货环节,京东到家还研发了多种智能工具帮助商家进一步提升拣货人效,如WMS库存管理系统、拣货助手App等智能工具等。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