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外资快递为何在中国玩不转?

快递企业的任何情况,而是只介绍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具体情况。从继续增长的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来 看,外资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仍在下降。从国家邮政局的统计公报中单独详细地对外资快递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做出说明,再到没有任何笔墨,这也足以说明外资快递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水土不服错失良机 据了解,尽管DHL、FedEx、UPS这3家国际物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30年,但是它们的 业务重心依然在国际业务上。记者从DHL、FedEx、UPS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目前这3家企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国际快递、国际货运业务,国内业务则在货 运方面,另外就是针对企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供应链业务方面,DHL更具优势。但是如今DHL却将其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重点业务出售给本土快递巨头顺丰。究竟是什么让DHL甘心让出自己的业务经营权呢?原来,DHL的发展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顺利,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据悉,DHL亚太地区供应链 业务正在下滑。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8年第一财季亚太地区供应链业务下降15.4%,第二财季下降10.7%。中国则是DHL亚太地区的重要市 场,DHL在中国的业务也并不理想。对于业务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我国快递市场的高成本以及价格战,让国际物流巨头无法适 应,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成本及价格战的问题,早已开始影响DHL的发展。DHL在2009年整合了国内快递企业全一、中外运速递、金果3家 企业,然而到2011年DHL却将旗下的这3家公司出售。当时的DHL大中华区总裁许克威坦言,外资快递受限于各方面的成本,在价格上比较吃亏。如今,国内的物流成本依然高企,价格战也依然是快递企业间竞争的主要砝码,DHL等国际物流巨头不仅无法开拓国内业务,就连其把控多年的国际业务也失去优势,不得不寻求本土快递企业合作,借助本土快递企业的国内网络优势,弥补它们的不足。无论是DHL将供应链业务出售给顺丰,还是UPS与顺丰成立合资公司,它们的合作重心依然是在国际业务上。近几年来,国内本土快递企业的国际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它们正在逐渐引领国际快递业务的趋势。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的发展情况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2010年左右,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的增长开始疲软,而那时的国际业务仍是国际物流企业的天下。然而,自2013年以后,国际业务开始快速增长。尤其是近两年,国际业务的增速在加快。当然,这与我国跨境贸易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土快递企业在国际业 务上的发力。据悉,本土快递企业正是在2013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