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2B在线交易何其难 账期等是四大难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很久没听见B2B的声音了。

最近这段日子,B2B似乎又火了点儿。自然,还是老大阿里带动的。一个94备货节,一个41亿,搞得行业内热血沸腾,似乎沉寂多年的B2B终于找到了方向,在线交易的前景可拯救全行业于水火。

为什么B2B一定要奔线上交易呢?我们可以从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特点说起。

有数据表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超过80%的交易额都是由B2B贡献的。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5.88万亿元,约占GDP的12.5%,其中看上去红红火火的网上零售交易额其实只有0.78万亿,而剩下的约5.01万亿就是由默默无闻的B2B贡献的。2012年的情况如何呢?总交易额突破8万亿,其中约6.7万亿也由B2B创造,占比83.8%。国内其他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艾瑞就认为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8.1万亿,其中81.6%由B2B贡献。

在B2B企业看来,如此高额的交易,如果能想办法将交易的渠道迁移到线上来,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将是一笔多么可观的收入,这太具诱惑力了。如是,学习B2C,切入企业交易过程,从交易里寻找新的赢利模式,成为B2B企业共同的目标。

我们来看看国内B2B企业在线上交易的道路上都有了哪些动作。

先说1688。

首先是打通淘宝帐户与1688帐户,直接把B2B变成了淘宝的上游环节。淘宝卖的是标准化的消费品,1688也因此变成了消费品的线上批发。94备货节当天完成交易额41亿元,B2B的线上交易似乎非常可观。

然而,光鲜的数据背后却是接踵而至的大量疑问:

其一,挟持商家上线交易,交易数据中存在大量水分(阿里后来也公布了56家做假企业名单);

其二,备货节明显不附合企业交易习惯,因为B类交易决策程序复杂,决策之理性远超C类。阿里无非是逼迫企业将已经决定的线下交易到线上重新走一遍流程而已。其三,线上的定货给生产型企业的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显然,阿里的线上交易只适合消费品,并不适合B2B最重要的工业品原材料等非标品行业,违背企业意愿的模式也很难成为未来模式。

再说“千年老二”慧聪网。

作为另一家老牌的B2B企业,慧聪似乎对交易也颇有想法。“进军交易”被写进了企业三大战略,CEO郭江近两年也把“一切为了交易”经常放在嘴边。在顺德搞家电城被说成是从线下交易拐个弯奔线上。在扬州做展览会不收展位费,说是线上交易的线下尝试。52场线下交易会说是线下见面线上交易,实质上仍然摆脱不开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