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案例】广西糖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创新模式
元/吨,每年直接为工商企业节省上亿元购销成本。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厂商在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集成融合,为食糖产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信息化交易环境。三是信息化的物流体系创新,有效整合食糖供应链优势资源,发展第四方物流,利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集成,基于优秀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建立起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食糖的科学调度和提前配送,缩短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地加快了物流决策效率,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幅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率,实现了物流服务的增值。第四是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信息化的交易平台与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融合,实现“网上交易,就近提货”,让食糖购销更简单。企业销售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带动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 3.电子商务业务的效益 通过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广西糖网自身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对行业促进作用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着。基本实现90%以上主要业务环节的信息化提升,企业综合效率提高30%,运营成本降低40%,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10年—2012年,厂商年均通过广西糖网完成的购销量在300万吨左右,占全年产量的30%,比2007年—2009年平均19%高出近10个百分点;在各类交易市场现货量的占比中,广西糖网近三年比例达到83%,比之前的占比高出12个百分点;吨糖购销手续费从2009年的23元,下降到2012年的6元,每年为厂商节约上亿元费用。 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经济效益上,广西糖网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将食糖流通周期缩短了6天,吨糖购销成本降低了15元,年均为食糖工商企业年节省成本上亿元;广西糖网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交易和配送的食糖总量9年翻11番;社会效益上主要体现三大方面:一是广西糖网搭建起制糖工业信息化的产业集群大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子商务的交易信用问题,有效避免了“三角债”的出现,合同履约率达到100%。极大提升了食糖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让全国80%以上的食糖厂商搭上信息化购销的快车,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国近30%食糖的网上购销和物流配送。二是用信息化平台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和三农稳定。广西糖网多年来成为广西食糖地方储备的收储和放储平台,已完成近80万吨食糖的储备和轮库,有效平抑市场供求。 信息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搭建“四流合一”电子商务平台为糖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实现食糖的科学调度和提前配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决策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