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摘要】作为一种无需双方会面即可完成交易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为消费者、生产及流通企业和政府提供了新的交易渠道,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商务模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却由于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出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正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在此形势下,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面对这种现象,诸多高校以培养优秀电子商务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然而出于种种因素,使得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教育没能紧扣社会实际需求,出现教学脱节,进而对电子商务教学质量造成影响[1]。当前,如何有效培养出符合社会期望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电子商务教学主要问题
1.1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
作为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教材的重要性是其它教学工具所不可比拟的,教材质量好坏与否甚至可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从教学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作为交易媒介的商务模式,其教材也应紧跟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材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空泛、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等问题,导致教学结果往往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使得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受到了阻碍。
1.1.1教学内容陈旧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发展迅速,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教学教材作为一种能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的教学工具,也应跟随发展的脚步进行及时的更新和适当超前,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但我国当前高校正使用的电子商务教材内容往往过于陈旧,某些技术与案例甚至可追溯到十年前之久,导致学生无法将教学材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教学质量不理想。
1.1.2教学内容空泛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所使用的教学教材大多只是对当前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概括性介绍,缺乏详细的描述,使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知识。同时,教材的内容涉及面过广,不仅涉及到网络营销知识,还包括了网络安全知识、物流知识等,既不切合社会实际需要,也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