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鲜电商发展的两个拦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近两年农产品电商的兴起让生鲜电商的模式讨论异常热烈,多少先驱变先烈,生鲜电商这个行业难就难在一个“鲜”字,它挑战的是电商领域各门活儿的高精尖,考验的是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这里充满好生意,但多是一筹莫展。

  这些天,很多人在讨论京东最新上线的生鲜电商新玩法,那就是“定期宅配+私人定制”,这根本不算是什么新模式。看看许多大城市周边,早已被各种有机宅配的农场包围的水泄不通。各种宅配卡和宣传单满世界飞,因为这被证明了——能赚到钱。

  互联网时代,仿佛一说起生鲜电商,似乎是高大上的东西,其实说穿了,就是卖菜的。既然是卖,那就是怎么个卖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生鲜电商模式不外乎两种:预售类模式和现售类模式,这一点倒是和房地产有相通之处。

  预售类模式

   无论对于私人定制还是定期宅配,其实就是一种预售模式,提前把我地里的菜和树上的果卖给你,只要解决了一个信任问题就结了,食品很安全,食用很放心就够 了。这里面主要销售的是土地和服务,采用生态的自然种植,不追求产量,以保证水果的品质,实现原产地高品质的果蔬直供。在食品安全形式严峻的今天,这种纯 天然、无污染的自然品质诱惑,在产品单价和附加值上就了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也更容易获得认可,这也是刚开始做宅配比较赚钱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私人定制就更简单操作了,提前把土地都租给你了,无论菜种的怎么样,都已经销售给你了,还能作为周末休闲旅游的一个日程活动。通过提供更多有价值的 服务,提升客户或者消费者的体验,通过会员认领土地,通过自种或由合作基地负责耕种、管护,自然而然实现果蔬食品的可追溯。

  对其他诸如 茶叶等非标性的产品类,很大程度上首先解决的也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也就是诚信的积累,通过预先订购的方式,直接产生订单,有针对性的开展采摘和包装,这 一类预售模式与其说卖的是一种产品,倒不如说是一种信任。就目前来说,对于相对高端的生鲜类产品,这是个好思路,也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个捷径。

  现售类模式

   除此之外,当前以及诸多先行者所采取的都是现售模式,自身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通过自产或者严格筛选的产品进入销售端,这方面,土 特产是最先触网的一批。其他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等等,也有这些操作方式在里面。比如南方的荔枝、菠萝、冰糖桔、蜜柚等等,在出货量较大

分享到: 微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