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陷入“夹缝”困境 主管部门态度“暧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打车难”是每一位城市居民都会遇到的问题,为司机和乘客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使信息畅通、乘车方便,“打车软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城市人出行叫车的有力“神器”。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这一新生事物的政策定位还处于模糊地带,未来何去何从仍不明晰。开发企业前期投入巨大,却大多赔了买卖赚了吆喝,急需政府管理部门理清相关政策边界,使之真正为解决“打车难”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

主管部门态度“暧昧”

“打车软件”是一款专门用于出租车呼叫服务的手机应用。自2012年3月首款打车软件摇摇招车上线后,打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推出,品种达30多款。

在广州珠江新城上班的刘小菁说,上下班高峰期打车比较难,但使用打车软件下单则便捷很多,“如果使用‘加价’功能,付点小费,司机抢单会更加积极。”不少司机也表示,他们在手机里安装有几款打车软件,“抢单接客不仅可以挣到一些额外的小费,还可以在交接班时顺路搭客,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然而,这个颇受司乘双方热捧的打车软件,各地政府管理部门态度却颇为“暧昧不清”。今年7月,北京出台出租车手机电召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将打车软件“收编”接入官方96106统一电召平台。而相比北京市交通委的“怀柔政策”,今年5月,深圳方面则直接勒令出租车司机删除打车软件,一度引发网民热议。但更多的城市表现则模棱两可,称尚未纳入监管行列。

困境:夹缝生存,前途未卜

来自滴滴、快的、大黄蜂三家软件公司数据显示,在今年八九月三家公司合计投入上千万元,预计全年投入将过亿元。但巨大的投入仍未找到盈利突破点,“赔了买卖赚吆喝”。

市场机构速途研究院报告称,中国每年打车有数千亿元的生意。然而,打车软件行业生存现实并不容乐观。“烧钱过快、没有企业主体、没有盈利支撑,政府监管愈发收紧。”易观智库分析师王静宇分析说,整个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未来三十多款软件中,最终活下去恐怕只有四五家。

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便利水平

“打车软件”这一新生事物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和争议。

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一些乘客急着打车,为了提高司机接单的积极性,会额外加5元、10元、20元不同档次的“小费”。这本是市场主体讨价还价的交易行为,但由于服务标准、监管平台的缺失,在一些城市已演变成一些司机变相挑客,恶意涨价的手段,并对出租车服务市场价格秩序产生冲击。

此外,打车软件推广还留给了公众如下思考:司机开车过程中能不能使用手机软件?软件公司如何确保司机的驾驶证和准运证信息一致和准确?投诉纠纷如何处理?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等专家则表示,打车软件在前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研发、推广费用,如果出租车企业或政府部门“另起炉灶”开发软件平台,无疑是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北京交通委的做法值得借鉴,将打车软件与官方电召系统进行对接,乘客无论使用打车软件还是使用电召服务,都会将用车信息发布到同一平台,然后再发至司机手机软件客户端。同时电召服务收费标准也予以明确,防止了司机‘挑肥拣瘦’。”(来源:《解放日报》文:周强)


分享到: 微信 更多